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关于控缓释制剂 | 第12页 |
·控缓释制剂特点 | 第12页 |
·控缓释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凝胶与原位凝固技术 | 第13-15页 |
·凝胶剂及其种类 | 第13页 |
·溶胶与凝胶 | 第13-14页 |
·原位凝胶 | 第14页 |
·原位凝胶种类 | 第14-15页 |
·原位凝固技术 | 第15页 |
·牙周炎概述 | 第15-17页 |
·牙周炎 | 第15页 |
·发病机理 | 第15-16页 |
·治疗方法 | 第16页 |
·现已用于治疗牙周炎的局部给药剂型 | 第16-17页 |
·盐酸米诺环素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国内外牙周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国外牙周缓释制剂的进展 | 第18-19页 |
·国内牙周缓释制剂的研究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0-21页 |
2 处方设计前研究 | 第21-30页 |
·试验仪器及试药 | 第21页 |
·仪器 | 第21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1页 |
·盐酸米诺环素的理化性质 | 第21-22页 |
·在释放介质中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 | 第22页 |
·缓释材料的研究 | 第22-23页 |
·主要基质材料的选择 | 第23页 |
·其它辅料的选择 | 第23页 |
·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 | 第23-25页 |
·DSC测试条件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4-25页 |
·结论 | 第25页 |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5-27页 |
·液相色谱条件研究 | 第25-26页 |
·线性考察 | 第26-27页 |
·精密度和稳定性 | 第27页 |
·灵敏度 | 第27页 |
·缓释性能的体外评价 | 第27-29页 |
·体外评价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释放度的数据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卡伯姆作为主要缓释材料的MINO凝胶系统研究 | 第30-47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仪器 | 第31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1页 |
·制备工艺研究 | 第31-33页 |
·基质的制备工艺 | 第31-32页 |
·MINO的溶解 | 第32-33页 |
·MINO缓释凝胶的制备 | 第33页 |
·制剂处方的单因素考察 | 第33-38页 |
·CP的型号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丙烯酸树脂Ⅰ、Ⅱ用量及型号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4-35页 |
·氯化镁用量的影响 | 第35页 |
·水溶性与脂溶性增塑剂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5-36页 |
·PEG4000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6-37页 |
·制备工艺的影响 | 第37-38页 |
·处方的筛选与优化 | 第38-45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0-42页 |
·优化处方的验证与确定 | 第42-43页 |
·缓释凝胶的释放机理研究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4 聚丙烯酸钠作为主要缓释材料的MINO凝胶系统研究 | 第47-57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仪器 | 第47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7页 |
·凝胶制备工艺 | 第47-48页 |
·基质制备 | 第47页 |
·MINO溶液制备 | 第47页 |
·MINO的聚丙烯酸钠缓释凝胶制备 | 第47-48页 |
·制剂处方的单因素考察 | 第48-52页 |
·NOVERITE7S用量影响 | 第48-49页 |
·MgCl_2量的影响 | 第49页 |
·水溶性与脂溶性添加剂的影响 | 第49-50页 |
·研磨时间影响 | 第50-51页 |
·丙三醇,丙烯酸树脂的影响 | 第51-52页 |
·处方的筛选与优化 | 第52-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4页 |
·优化处方的验证与确定 | 第54-56页 |
·体外释放机理的研究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5 乙基纤维素作为主要缓释材料的 MINO凝胶系统研究 | 第57-67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仪器 | 第57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7-58页 |
·凝胶制备工艺 | 第58页 |
·基质制备 | 第58页 |
·MINO溶液制备 | 第58页 |
·MINO的EC缓释凝胶制备 | 第58页 |
·制剂处方的单因素考察 | 第58-62页 |
·EC用量影响 | 第58-59页 |
·MgCl_2量的影响 | 第59页 |
·水溶性与脂溶性增塑剂的影响 | 第59-60页 |
·致孔剂 PEG4000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丙烯酸树脂 Ⅰ,Ⅱ的影响 | 第61-62页 |
·处方的筛选与优化 | 第62-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3-65页 |
·优化处方的验证与确定 | 第65-66页 |
·体外释放机理的研究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6 MINO缓释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 第67-79页 |
·实验材料 | 第67页 |
·仪器 | 第67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67页 |
·稳定性研究理论基础 | 第67-70页 |
·模拟释放条件下 MINO的稳定性研究 | 第70-73页 |
·pH值对 MINO差向异构化的影响 | 第70-71页 |
·阳离子型聚合物对 MINO差向异构化的影响 | 第71页 |
·阴离子型聚合物对 MINO差向异构的影响 | 第71-72页 |
·两性离子聚合物对 MINO差向异构化的影响 | 第72页 |
·非离子型聚合物对 MINO差向异构化的影响 | 第72-73页 |
·MINO缓释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 第73-77页 |
·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建立-HPLC法 | 第73-75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75-77页 |
·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