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平台的网络视频流媒体设计与实现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流媒体的历史与现状 | 第9-11页 |
·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流媒体理论基础 | 第13-33页 |
·流媒体网络协议 | 第13-28页 |
·RTP协议 | 第14-18页 |
·RTP固定头域 | 第14-16页 |
·复用 RTP会话 | 第16-17页 |
·RTP头的序言特定修改 | 第17页 |
·RTP头扩展 | 第17-18页 |
·RTP控制协议—RTCP | 第18-22页 |
·RTCP包格式 | 第19-21页 |
·发送方与接收方报告 | 第21页 |
·SDES: 源描述RTCP包 | 第21-22页 |
·BYE:断开RTCP包 | 第22页 |
·APP:定义应用的RTCP包 | 第22页 |
·RTSP协议 | 第22-28页 |
·简介 | 第22-24页 |
·协议参数 | 第24-25页 |
·RTSP消息 | 第25-26页 |
·实体 | 第26页 |
·连接 | 第26-27页 |
·缓冲 | 第27-28页 |
·ASF流格式 | 第28-33页 |
·ASF数据流格式 | 第28-33页 |
第3章 系统方案设计与硬件环境 | 第33-41页 |
·系统方案设计与可行性验证 | 第33-35页 |
·系统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方案可行性验证 | 第34-35页 |
·系统硬件 | 第35-41页 |
·EdukitII | 第35-41页 |
·CPU S3C2410X | 第36-37页 |
·CS8900A | 第37-41页 |
第4章 网络摄像机软件实现 | 第41-64页 |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建立 | 第41-44页 |
·交叉编译工具链 | 第41页 |
·制作交叉编译工具链 | 第41-44页 |
·Linux操作系统的裁减和移植 | 第44-50页 |
·Linux介绍 | 第44-45页 |
·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45-50页 |
·vivi编译 | 第46-48页 |
·内核的编译 | 第48-50页 |
·制作文件系统cramfs | 第50页 |
·交叉编译VLC | 第50-57页 |
·开源软件VLC | 第50-56页 |
·交叉编译VLC | 第56-57页 |
·设计结果 | 第57-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4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附录A 烧写和测试过程 | 第66-69页 |
附录B VLC流程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