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十年代生女作家的散文创作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一代人的生命历程和精神特质 | 第9-13页 |
上篇:女作家散文创作的价值取向 | 第13-31页 |
一: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朴素人生理想的确立 | 第13-18页 |
(一):在反思文革的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 | 第13-16页 |
(二):真善美的朴素人生理想的构建 | 第16-18页 |
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走向成熟 | 第18-23页 |
(一):对女性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的抒写 | 第19-21页 |
(二):对女性命运的省视和思考 | 第21-23页 |
三:执着于精神家园的建构 | 第23-31页 |
(一):批判现实世俗人生 | 第24-26页 |
(二):对历史文化的追索和探寻 | 第26-28页 |
(三):对生存的意义进行哲学的、形而上的探索 | 第28-31页 |
下篇:女作家散文创作的艺术探索 | 第31-44页 |
一:独特的女性思维引发的言说方式的变化 | 第32-35页 |
(一):女性思维的独特性 | 第32-33页 |
(二):言说方式的个性化特征 | 第33-35页 |
二:散文结构的多元化形态 | 第35-39页 |
(一):王安忆、斯妤的小说化散文 | 第35-37页 |
(二):铁凝、池莉的章节体散文 | 第37-38页 |
(三):毕淑敏的心理分析散文和唐敏的诗体散文 | 第38-39页 |
三:散文叙述技巧方面的自觉探索 | 第39-44页 |
(一):斯妤散文对形式的探索和她的荒诞系列散文 | 第40-42页 |
(二):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