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天蓝色链霉菌SRP途径蛋白转运的分子机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6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细菌蛋白转运的主要途径第21-26页
     ·Sec途径第22-23页
     ·Tat途径第23-24页
     ·SRP途径第24-25页
     ·三种主要途径的差别第25-26页
   ·蛋白经SRP途径的靶向转运第26-49页
     ·信号肽第27页
     ·SRP途径的分子机制第27-32页
       ·真核生物SRP途径第27-28页
       ·细菌SRP途径第28-29页
       ·SRP的保守性第29-32页
     ·SRP的结构与功能第32-35页
       ·SRP组分的结构数据第32-33页
       ·SRP的核心是动态的第33-34页
       ·M结构域结构基础第34页
       ·细菌SRP对底物的识别第34-35页
       ·SRP调控翻译作用第35页
     ·SRP受体第35-39页
       ·真核细胞SRP受体第35-36页
       ·原核细胞SRP受体第36-39页
     ·SRP组分RNA第39-41页
     ·SRP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第41-42页
     ·SRP组分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第42-44页
     ·SRP与靶向信号的相互作用第44页
     ·SRP与核糖体以及核糖体新生肽链结合第44-45页
     ·GTP在SRP途径中的作用第45-47页
     ·链霉菌SRP途径的研究进展第47-49页
   ·展望第49-51页
   ·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51-53页
     ·立题依据第51-52页
     ·研究内容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第二章 天蓝色链霉菌Ffh和FtsY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1-88页
   ·引言第61-62页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结果第63-83页
     ·ftsY基因和FtsY蛋白的序列信息分析第63-73页
       ·ftsY,ffh和scRNA在天蓝色链霉菌基因组中的位置第63页
       ·ftsY基因启动子第63-64页
       ·FtsY的基本理化性质和一级结构分析第64-65页
       ·FtsY亲疏水性分析第65-66页
       ·FtsY二级结构分析第66-68页
       ·FtsY三级空间结构分析第68-69页
       ·FtsY的亚细胞定位第69-70页
       ·FtsY蛋白的同源性分析第70-72页
       ·FtsY蛋白同源进化树构建第72-73页
     ·ffh基因和Ffh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3-83页
       ·ffh基因启动子分析第73-74页
       ·Ffh的理化性质和一级结构分析第74-75页
       ·Ffh亲疏水性分析第75-76页
       ·Ffh二级结构分析第76-77页
       ·Ffh三级空间结构分析第77-78页
       ·Ffh的亚细胞定位第78-79页
       ·Ffh蛋白的同源性分析第79-82页
       ·Ffh蛋白同源进化树构建第82-83页
   ·讨论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三章 FtsY和Ffh的蛋白结构与GTPase活性第88-142页
   ·引言第88-89页
   ·材料和方法第89-100页
     ·材料第89-90页
       ·质粒和菌株第89页
       ·主要试剂第89页
       ·主要仪器第89-90页
     ·方法第90-100页
       ·天蓝链霉菌基因组提取第90-91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91页
       ·细胞转化第91-92页
       ·FtsY和Ffh及其功能域的克隆和测序第92-93页
       ·重叠延伸法定点突变第93-94页
       ·Ffh和FtsYNG结构域的定点突变第94-95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5-96页
       ·ftsY和ffh及其结构域突变体的表达和鉴定第96页
       ·蛋白亲和纯化第96-98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98页
       ·GTP水解活性测定第98页
       ·K_m和V_(max)测定第98页
       ·光亲和交联第98页
       ·蛋白酶消化分析第98-99页
       ·pH对FtsY,Ffh及其功能域GTPase活性的影响第99页
       ·Mg~(2+)对FtsY,Ffh及其功能域GTPase活性的影响第99页
       ·温度对对FtsY,Ffh及其功能域GTPase活性的影响第99-100页
       ·FtsY-NG和Ffh-NG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第100页
   ·结果第100-135页
     ·FtsY/Ffh蛋白及其功能域克隆、表达和亲和纯化第100-107页
       ·FtsY/Ffh蛋白及其功能域克隆第100-103页
       ·FtsY/Ffh蛋白及其功能域表达和亲和纯化第103-107页
     ·纯化蛋白含量测定第107-108页
     ·FtsY/Ffh蛋白及其功能域的GTPase活性第108-110页
     ·FtsY蛋白及其功能域的GTPase酶的Km和Vmax第110-111页
     ·Ffh功能域的GTPase的K_m和V_(max)第111-112页
     ·FtsY蛋白及其功能域GTPase稳定性第112-114页
       ·温度对FtsY蛋白及其功能域GTPase活性影响第112-113页
       ·pH对FtsY蛋白及其功能域GTPase活性影响第113-114页
       ·Mg~(2+)对FtsY蛋白及其功能域GTPase活性影响第114页
     ·Ffh-NG和Ffh-G蛋白功能域GTPase稳定性第114-116页
       ·温度对Ffh-NG和Ffh-G GTPase活性影响第114-115页
       ·pH对Ffh蛋白功能域GTPase活性影响第115页
       ·Mg~(2+)对Ffh功能域GTPase酶活性的影响第115-116页
     ·FtsY/Ffh蛋白及其功能域结合GTP的能力第116-117页
     ·FtsY和Ffh蛋白及其功能域的蛋白酶消化试验第117-119页
     ·Ffh和FtsY蛋白NG结构域中GTP结合位点的分析第119-122页
     ·FtsY和Ffh蛋白NG结构域突变位点的确定第122页
     ·重叠延伸法介导的突变蛋白的PCR扩增第122-124页
     ·FtsY和Ffh NG突变基因片段的TA克隆和DNA测序第124-125页
     ·突变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第125页
     ·突变蛋白表达和纯化第125-128页
     ·NG蛋白及其突变蛋白GTPase活性测定第128-130页
     ·FtsY和Ffh NG突变蛋白的Km和Vmax值第130-131页
     ·NG突变蛋白与[λ-~(32)p]GTP体外光亲和交联第131-132页
     ·NG突变蛋白的蛋白酶K消化第132-133页
     ·天蓝色链霉菌FtsY和Ffh NG蛋白相互作用模型第133-135页
   ·讨论第135-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2页
第四章 SRP受体FtsY胞内定位机制第142-173页
   ·引言第142-143页
   ·材料与方法第143-152页
     ·菌株和质粒第143-146页
     ·主要试剂第146页
     ·主要仪器第146页
     ·培养基第146-147页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融合蛋白的PCR扩增和重组载体构建第147-148页
     ·枯草芽孢杆菌168感受态制备和转化第148-149页
     ·淀粉酶缺陷型筛选阳性克隆第149页
     ·重组菌株的诱导表达和SDS-PAGE分析第149页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观察第149页
     ·蛋白质印迹第149-151页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荧光检测第151-152页
   ·结果第152-170页
     ·E.coli FtsY,S.coelicolor FtsY,B.subtilis FtsY及其功能域PCR第152-153页
     ·重组整合pFG质粒载体酶切鉴定第153-154页
     ·利用淀粉酶缺失性状筛选阳性克隆第154-156页
     ·外源整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蛋白质印迹第156-158页
     ·外源蛋白表达对宿主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第158-160页
     ·E.coli FtsY的胞内定位第160-161页
     ·S.coelicolor FtsY的胞内定位第161-162页
     ·E.coli FtsY-NG的胞内定位第162-163页
     ·S.coelicolor FtsY-NG的胞内定位第163-164页
     ·E.coli FtsY-A与S.coelicolor FtsY-NG融合蛋白的胞内定位第164-165页
     ·E.coli FtsY-NG与S.coelicolor FtsY-N融合蛋白的胞内定位第165-166页
     ·B.subtilis FtsY-NG的胞内定位第166-167页
     ·B.subtilis FtsY-NG与S.coelicolor FtsY-N融合蛋白的胞内定位第167页
     ·B.subtilis FtsY-N与S.coelicolor FtsY-NG融合蛋白的胞内定位第167-168页
     ·GFP蛋白的定位第168-169页
     ·细胞定位的统计分析第169-170页
   ·讨论第170-171页
   ·本章小结第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3页
第五章 S.coelicolor FtsY和Ffh及其NG结构域对Ecoli突变株的补偿第173-197页
   ·引言第173-175页
   ·材料和方法第175-180页
     ·材料第175-176页
       ·菌株和质粒第175页
       ·主要试剂第175-176页
       ·培养基第176页
     ·方法第176-180页
       ·PCR片段的制备第176-177页
       ·PCR片段的电转化第177页
       ·大肠杆菌基因组提取第177-178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178页
       ·质粒pKD46的消除第178页
       ·E.coli生长曲线测定第178-179页
       ·E.coli细胞形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179页
       ·E.coli细胞膜蛋白的SDS-PAGE第179-180页
       ·ffh和ftsY基因及其NG结构域补偿载体的构建第180页
       ·补偿载体的转化和诱导表达第180页
   ·结果第180-191页
     ·基因敲除PCR片段的制备第180-181页
     ·电转化法构建突变株第181页
     ·E.coli ffh和ftsY基因阻断突变株PCR鉴定第181-182页
     ·E.coli ffh和ftsY基因阻断突变株的测序鉴定第182-184页
     ·S.coelicolor FtsY和Ffh及其功能域补偿载体构建和SDS-PAGE第184-186页
     ·阻断突变株和补偿后突变株生长曲线比较第186-187页
     ·大肠杆菌SRP阻断突变株和补偿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第187-188页
     ·温度对大肠杆菌SRP阻断突变株和补偿后菌株生长的影响第188-189页
     ·大肠杆菌SRP阻断突变株和补偿后膜蛋白SDS-PAGE分析第189-190页
     ·大肠杆菌SRP阻断突变株和补偿后细胞微结构第190-191页
   ·讨论第191-193页
   ·本章小结第193-194页
 参考文献第194-197页
第六章 SRP受体FtsY蛋白对链霉菌形态分化和代谢的调控第197-233页
   ·引言第197-198页
   ·材料和方法第198-211页
     ·菌种和载体第198-199页
     ·主要试剂第199-200页
     ·主要仪器第200页
     ·主要培养基第200-201页
     ·方法第201-211页
       ·摇瓶培养第201页
       ·抗生素发酵第201页
       ·S.coelicolor孢子悬液制备第201页
       ·S.coelicolor原生质体制备第201-202页
       ·S.coelicolor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02页
       ·链霉菌质粒DNA的提取第202-203页
       ·S.coelicolor的转化和再生第203页
       ·天蓝色链霉菌生物量测定第203页
       ·抗生素放线菌紫素(Actinorhodin)的测定第203-204页
       ·十一烷基灵菌红素(Undecylprodigiosin)的测定第204页
       ·基因敲除和突变株筛选第204-205页
       ·用于基因功能互补的质粒构建第205页
       ·Southern杂交第205-207页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第207-208页
       ·甜菜碱测定第208页
       ·S.coelicolor RNA提取第208-209页
       ·RNA甲醛变性电泳第209-210页
       ·Northern杂交第210-211页
       ·DNA双链探针的制备第211页
   ·结果第211-227页
     ·天蓝色链霉菌ffh和ftsY基因阻断载体构建第211-212页
     ·天蓝色链霉菌ffh和ftsY阻断突变株的筛选及PCR鉴定第212-213页
     ·ffh和ftsY基因破坏的Southern杂交验证第213-215页
     ·ffh和ftsY基因互补载体的构建第215-216页
     ·ffh和ftsY基因及其功能域互补突变株的筛选和PCR鉴定第216-217页
     ·ffh和ftsY破坏子及互补菌株的形态变化第217-220页
     ·ffh和ftsY阻断突变株及回补菌株的生长曲线和抗生素产量变化第220-224页
       ·ffh阻断突变株及其互补菌株的生长曲线和抗生素产量第220-222页
       ·ftsY阻断突变株及其互补菌株的生长曲线和抗生素产量测定第222-224页
     ·S.coelicolor M145,ft2,ft2C1和ft2C2胞内甜菜碱含量第224-225页
     ·探针标记所需模板的PCR制备第225-226页
     ·prox,whiG,whiB和whiH基因的转录分析第226-227页
   ·讨论第227-229页
   ·本章小结第229-230页
 参考文献第230-233页
结论与展望第233-238页
缩略表第238-239页
附录测序报告第239-26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第266-267页
致谢第267页

论文共2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应用研究
下一篇:记名提单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