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辆理论及试验论文

铁道客车系统隔振分析及悬挂参数优化

第1章 绪论第1-12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12页
第2章 铁道客车(列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第12-29页
   ·减振隔振原理第12-13页
     ·减振隔振概述第12页
     ·传递函数和隔振传递率第12-13页
   ·广义Ruzicka隔振模型及其求解第13-16页
     ·广义Ruzicka隔振模型求解方法第13-15页
     ·建立模型的必要性第15-16页
   ·车辆系统中的非线性环节第16-20页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第16-17页
     ·轮轨蠕滑率、蠕滑力第17-19页
     ·悬挂系统非线性第19-20页
   ·铁道客车垂向模型第20页
   ·铁道客车横垂耦合模型第20-21页
   ·列车模型第21-26页
     ·风挡装置建模及作用力求解第23-25页
     ·车钩缓冲装置建模及作用力求解第25-26页
     ·列车运行阻力的求解第26页
   ·数值求解方法第26-27页
   ·铁道客车两种隔振模型比较第27-29页
第3章 系统优化方法与优化目标第29-51页
   ·最优化原理与方法第29-33页
     ·最优化概述第29-30页
     ·优化方法选取第30-32页
     ·Powell最优算法的函数证明第32-33页
   ·客车(列车)悬挂参数优化第33-49页
     ·概述第33-34页
     ·简谐隔振优化方法第34-36页
     ·随机隔振优化方法第36-37页
     ·铁道客车垂向模型悬挂参数优化第37-40页
     ·铁道客车横向模型悬挂参数优化第40-43页
     ·列车垂向模型车端悬挂参数优化第43-46页
     ·列车横向模型车端悬挂参数优化第46-49页
   ·系统各部件固有频率求解方法第49-51页
第4章 系统悬挂参数优化结果第51-71页
   ·车辆垂向模型优化结果第51-58页
     ·单参数优化与多参数优化比较第51-52页
     ·简谐激励第52-54页
     ·随机激励第54-58页
   ·车辆横向模型优化结果第58-62页
     ·简谐激励第58-60页
     ·随机激励第60-62页
   ·列车垂向模型优化结果第62-66页
     ·简谐激励第62-65页
     ·随机激励第65-66页
   ·列车横向模型优化结果第66-71页
     ·简谐激励第66-68页
     ·随机激励第68-71页
第5章 结论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附录第77-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无机添加物对猪粪堆肥腐熟和保氮影响研究
下一篇:潋水河流域丘陵微地貌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