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国内外桥梁转体施工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转体施工基本方法 | 第12-14页 |
·平衡转动体系转体施工的基本方法 | 第12页 |
·无平衡重转体施工的基本方法 | 第12-14页 |
·竖转施工的基本方法 | 第14页 |
·转体施工发展前景 | 第14-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平衡转动体系转体桥施工概述 | 第18-30页 |
·转体施工注意事项 | 第18-20页 |
·转体施工基本原则 | 第18页 |
·润滑材料的选择 | 第18-20页 |
·平衡转动体系的转盘结构 | 第20-22页 |
·轴心 | 第21页 |
·中心支承 | 第21页 |
·环行滑道 | 第21页 |
·转盘结构示意图 | 第21-22页 |
·转体施工工艺 | 第22-23页 |
·重心调整 | 第22-23页 |
·转前检查 | 第23页 |
·启动转体 | 第23页 |
·转体就位 | 第23页 |
·近两年国内平衡转动体系转体桥施工典型案例 | 第23-27页 |
·郑州解放路立交桥 | 第23-26页 |
·运粮河特大桥 | 第26页 |
·天津集疏港公路工程一期(东段)跨津山铁路转体桥工 | 第26-27页 |
·平衡转动体系转体桥施工关键技术 | 第27-30页 |
·转动能力 | 第28页 |
·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保证 | 第28-30页 |
第3章 秦皇岛城市西部快速路跨京哈铁路桥特点 | 第30-45页 |
·基本资料 | 第30-34页 |
·技术标准 | 第30页 |
·地理位置 | 第30页 |
·自然地理特征 | 第30-31页 |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 第31-32页 |
·地下水 | 第32-33页 |
·场地地震效应及不良地质作用 | 第33-34页 |
·桥梁立面、平面与铁路关系 | 第34页 |
·桥梁结构设计 | 第34-45页 |
·上部结构 | 第34-35页 |
·下部结构 | 第35页 |
·转体系统设计 | 第35-43页 |
·附属结构 | 第43-45页 |
第4章 秦皇岛城市西部快速路跨京哈铁路桥施工技术 | 第45-69页 |
·工程特点 | 第45页 |
·总体思路 | 第45-47页 |
·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度安排 | 第47-49页 |
·机械、设备投入及进度分析 | 第47页 |
·机械设备配备 | 第47-48页 |
·进度安排 | 第48-49页 |
·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第49-66页 |
·下部结构施工 | 第49-51页 |
·下转盘施工 | 第51页 |
·球铰制造与安装施工 | 第51-53页 |
·转体上盘撑脚与滑道施工 | 第53页 |
·转体上转盘施工 | 第53页 |
·转台施工 | 第53-54页 |
·施工数据验算 | 第54-55页 |
·转体施工 | 第55-58页 |
·转体施工工序图 | 第58-66页 |
·转体施工保障措施 | 第66-69页 |
·组织机构 | 第66页 |
·转体前准备工作 | 第66-67页 |
·转体施工操作注意事项 | 第67页 |
·应急措施 | 第67-68页 |
·施工安全措施 | 第68-69页 |
第5章 转体施工监控方案 | 第69-78页 |
·监控目的 | 第69页 |
·监控程序 | 第69-70页 |
·监控要点 | 第70页 |
·监控内容 | 第70-77页 |
·应力监控 | 第70-74页 |
·主梁线形监控 | 第74页 |
·预应力的监控测量 | 第74-75页 |
·温度的监控 | 第75页 |
·转动过程监控 | 第75-77页 |
·转体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