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的方法 | 第8-9页 |
§1-3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1-4 论文框架及研究的重点 | 第9-10页 |
1-4-1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9页 |
1-4-2 研究的重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投入产出分析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 第10-16页 |
§2-1 投入产出分析的产生 | 第10页 |
§2-2 投入产出分析对于产业结构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2-2-1 投入产出分析是完善经济理论分析的需要 | 第11页 |
2-2-2 投入产出分析是产业结构比较分析的需要 | 第11-12页 |
2-2-3 投入产出分析为产业结构多维分析提供了依据 | 第12页 |
§2-3 产业结构分析中的投入产出技术 | 第12-16页 |
2-3-1 投入产出基本模型 | 第12-13页 |
2-3-2 直接和完全消耗关系系数 | 第13-14页 |
2-3-3 产业的波及特性系数 | 第14-15页 |
2-3-4 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和产业对最终需求的依赖度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 | 第16-31页 |
§3-1 三次产业的基本状况 | 第16-23页 |
3-1-1 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 | 第16-18页 |
3-1-2 三次产业的投入状况 | 第18-21页 |
3-1-3 效益状况 | 第21-23页 |
§3-2 产业结构分析 | 第23-27页 |
3-2-1 产出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3-2-2 三次产业的投入结构分析 | 第24-26页 |
3-2-3 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分析 | 第26-27页 |
§3-3 河北省产业进程的基本判断 | 第27-29页 |
§3-4 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 | 第31-48页 |
§4-1 产业关联程度系数的改进 | 第31-34页 |
4-1-1 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传统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4-1-2 改进的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4-1-3 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34页 |
§4-2 河北省产业关联程度实证分析 | 第34-40页 |
4-2-1 河北省产业关联的静态分析 | 第34-37页 |
4-2-2 洞北省产业关联的动态分析 | 第37-39页 |
4-2-3 小结 | 第39-40页 |
§4-3 最终需求分析 | 第40-48页 |
4-3-1 最终消费 | 第42-44页 |
4-3-2 资本形成 | 第44-46页 |
4-3-3 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系数和经济对不同需求的依赖 | 第46-47页 |
4-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产业经济力的实证分析 | 第48-54页 |
§5-1 指标的拟定 | 第48-49页 |
§5-2 数据的处理 | 第49页 |
§5-3 产业部门经济力的测度与比较 | 第49-52页 |
§5-4 产业部门的经济力特征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61页 |
§6-1 河北省产业状况 | 第54-56页 |
§6-2 河北省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56-57页 |
§6-3 扩大需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思路 | 第57-59页 |
§6-4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A | 第63-65页 |
附录B | 第65-66页 |
附录C | 第66-67页 |
附录D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相关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