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4页 |
第一章 海洋浮游硅藻的培育 | 第14-29页 |
第一节 海洋浮游硅藻藻种的分离与纯化 | 第14-16页 |
1. 材料 | 第14-15页 |
2. 方法 | 第1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海洋浮游硅藻藻种的保存 | 第16-18页 |
1. 材料 | 第16页 |
2. 方法 | 第16-1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优化培养基的确立 | 第18-23页 |
一、新月菱形藻优化培养基的确立 | 第18-20页 |
1. 材料 | 第18页 |
2. 方法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9-20页 |
二、三角褐指藻优化培养基的确立 | 第20-23页 |
1. 材料 | 第20页 |
2. 方法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第四节 培养藻生长促进因子与伴生藻限制因子的确立 | 第23-29页 |
1. 材料 | 第23页 |
2. 方法 | 第23-24页 |
3. 结果 | 第24-27页 |
4.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及胞内物质提取与分析 | 第29-48页 |
第一节 海洋浮游硅藻胞外物质提取 | 第29-30页 |
1. 材料 | 第29页 |
2. 方法 | 第2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海洋浮游硅藻胞外物质检测 | 第30-31页 |
1. 原理 | 第30页 |
2. 材料 | 第30页 |
3. 方法 | 第30-31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31页 |
第三节 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DEAE-52 柱层析法 | 第31-35页 |
1. 材料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5页 |
第四节 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的组成分析 | 第35-3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第五节 海洋浮游硅藻胞内PUFA 的提取 | 第39-40页 |
1. 材料 | 第39页 |
2. 方法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0页 |
第六节 海洋浮游硅藻PUFA 的GC-MS 检测 | 第40-48页 |
1. 材料 | 第40-41页 |
2. 方法 | 第4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第三章 海洋浮游硅藻胞外、胞内物质的药理学研究 | 第48-61页 |
第一节 新月菱形藻原生胞外多糖的体外药理活性 | 第48-51页 |
1. 材料 | 第48页 |
2. 方法 | 第48-4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二节 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的体内药理活性 | 第51-59页 |
1. 材料 | 第51-52页 |
2. 方法 | 第52-54页 |
3. 结果 | 第54-58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58-59页 |
第三节 海洋浮游硅藻胞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药理学研究概述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