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 ·国外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国内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2.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 第17-23页 |
| ·滑坡地质灾害评价理论 | 第17-22页 |
| ·地质灾害的内涵 | 第17页 |
| ·地质灾害的特征 | 第17-20页 |
| ·滑坡灾害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20-22页 |
| ·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技术方法 | 第22-23页 |
| 3.GIS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实现原理和操作流程 | 第23-29页 |
| ·GIS技术引入滑坡灾害评价的优势 | 第23-24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简介 | 第24-26页 |
| ·GIS在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实现原理 | 第26-28页 |
|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操作流程 | 第28-29页 |
| 4.武隆县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设计 | 第29-39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9-33页 |
| ·地理位置 | 第29-30页 |
| ·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 | 第30-33页 |
| ·武隆县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 第33-37页 |
| ·地形条件 | 第33页 |
| ·岩土体特征 | 第33-34页 |
| ·江水的岸边侵蚀 | 第34-35页 |
| ·地下水活动 | 第35页 |
| ·阵雨 | 第35-36页 |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6-37页 |
| ·基于GIS的武隆县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路线 | 第37-39页 |
| ·基于GIS的武隆县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7页 |
| ·基于GIS的武隆县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技术思路 | 第37-39页 |
| 5.基于GIS的武隆县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实现 | 第39-58页 |
| ·武隆县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1页 |
| ·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 第39-40页 |
| ·武隆县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0-41页 |
| ·武隆县滑坡危险性评价数据库的建设 | 第41-45页 |
| ·数据库的主要内容 | 第41-42页 |
| ·各数据图层建设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 第42-44页 |
| ·数据库建设中的栅格数据空间配准问题 | 第44-45页 |
| ·基于GIS的信息量法在武隆县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实现 | 第45-54页 |
| ·信息量法简介 | 第45-47页 |
| ·基于GIS的信息量法用于武隆滑坡地质灾害的评价过程 | 第47-48页 |
| ·因子图层的准备 | 第48-54页 |
| ·武隆县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 | 第54-58页 |
| ·评价结果分类 | 第54-55页 |
| ·评价方法分析 | 第55-57页 |
| ·基于GIS的武隆县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 | 第57-58页 |
| 6.结语 | 第58-59页 |
| 7.讨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