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部分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 第1-2页 |
摘要 | 第2-5页 |
SUMMARY | 第5-13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第一章 绵羊多胎基因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1 研究绵羊多胎性状的意义 | 第13页 |
2 目前研究和改良绵羊多胎性的方法和手段 | 第13-14页 |
3 绵羊多胎主基因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BOOROOLA 羊多胎基因FECB 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绵羊FECB 基因的发现 | 第15页 |
·FECB 基因的定位 | 第15-17页 |
·FECB 候选基因的研究 | 第17-18页 |
·FECB 基因的遗传方式、效应及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FECB 基因的应用 | 第19-20页 |
·FECX~1 基因和FECX~H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FECX~1 基因的发现 | 第20页 |
·FECX~1 基因的定位及其作用 | 第20-21页 |
·区域的标记研究进展 | 第21页 |
·FECX~I 基因突变前体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FMP15 基因的作用机制 | 第21页 |
·FECX~(2W)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孕酮受体(PGR)基因研究的进展 | 第23-28页 |
1 PGR 的分布 | 第23页 |
2 PGR 的结构和亚型 | 第23-25页 |
3 PGR 的生物学作用 | 第25页 |
4 PGR 作用的机理 | 第25-26页 |
5 PGR 基因的分子结构 | 第26-27页 |
6 绵羊PGR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28-54页 |
第一章 BMPR-IB 基因多态性与小尾寒羊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 | 第28-39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实验动物及血样 | 第29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页 |
·药品和酶 | 第29页 |
·溶液配制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0页 |
·引物 | 第30-31页 |
·PCR 扩增反应 | 第31页 |
·引物处理 | 第31页 |
·PCR 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1页 |
·PCR 反应条件的建立 | 第31页 |
·PCR 产物 AVAⅡ酶切 | 第31-32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 | 第32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2页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血液DNA 提取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BMPR-IB 基因的检测 | 第33-34页 |
·FORCED-PCR 扩增 BMPR-IB 基因限制性片段结果 | 第33页 |
·FORCED-PCR 产物AVAⅡ酶切判定基因型 | 第33-34页 |
·不同品种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析 | 第34-35页 |
·小尾寒羊AVAⅡ酶切多态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DNA 的抽提 | 第36页 |
·FORCED-PCR 扩增 BMPR-IB 基因产物AVAⅡ酶切判定FECB 基因 | 第36页 |
·不同品种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 第36-37页 |
·小尾寒羊AVAⅡ酶切多态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37页 |
4 结论 | 第37-39页 |
第二章 PGR 基因作为小尾寒羊多胎候选基因的研究 | 第39-54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动物及血样 | 第39页 |
·菌株与克隆载体 | 第39页 |
·DNA 分析软件 | 第39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9-4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试剂和酶 | 第40页 |
·溶液配制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6页 |
·绵羊血液DNA 的提取 | 第40页 |
·PCR 引物设计 | 第40页 |
·PCR 扩增反应 | 第40-41页 |
·引物处理 | 第40页 |
·PCR 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40-41页 |
·最佳PCR 反应条件的建立 | 第41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 反应产物 | 第41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1-42页 |
·PCR 产物的克隆 | 第42-44页 |
·DNA 片段回收 | 第42页 |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42-43页 |
·PCR 产物的T 载体连接(PMD18-T VECTOR SYSTEMS ) | 第43页 |
·转化过程 | 第43-44页 |
·筛选重组子 | 第44页 |
·重组质粒的阳性鉴定 | 第44-45页 |
·菌落PCR 鉴定 | 第44页 |
·双酶切鉴定 | 第44-45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44-45页 |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 第45页 |
·DNA 测序分析 | 第45页 |
·PGR-EXON 4 PCR-SSCP | 第45-46页 |
·PGR-EXON 4 限制性片段 PCR 扩增 | 第45页 |
·14%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制作及电泳(SSCP)检测 | 第45-46页 |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PGR-EXON 4 的亚克隆 | 第46-49页 |
·PGR-EXON 4 限制性片段PCR 扩增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PGR-EXON 4 PCR 产物回收 | 第47页 |
·PGR-EXON 4 限制性片段亚克隆 | 第47-48页 |
·PGR-EXON 4 限制性片段克隆测序及分析 | 第48-49页 |
·PCR-SSCP 多态性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三个品种PGR-EXON 4 限制性片段测序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PGR-EXON 4 PCR-SSCP 多态性检测结果讨论 | 第51-52页 |
·三个品种PGR- EXON 4 限制性片段测序结果讨论 | 第52-53页 |
4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