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对技术创新的塑成研究--基于SST视角的分析
| 导言 | 第1-12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第11页 |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SST理论及其视野中的技术创新 | 第12-22页 | 
| 一、SST形成的现实背景 | 第12页 | 
| 二、技术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演变 | 第12-15页 | 
| (一) 技术决定论及其困境 | 第12-13页 | 
| (二) 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到技术的社会研究 | 第13-15页 | 
| 三、SST理论 | 第15-19页 | 
| (一) SST理论的形成 | 第15-16页 | 
| (二) SST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16-17页 | 
| (三) SST理论的研究路线 | 第17-19页 | 
| 四、SST理论视野中的技术创新 | 第19-22页 | 
| (一) 技术创新 | 第19-20页 | 
| (二) SST视野中的技术创新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传统技术创新的塑成及其催生的发展困境 | 第22-35页 | 
| 一、社会发展观 | 第22页 | 
| 二、传统发展观 | 第22-23页 | 
| 三、传统发展观塑成的传统技术创新 | 第23-24页 | 
| 四、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24-35页 | 
| (一) 自然的困境 | 第24-30页 | 
| (二) 人的发展问题 | 第30-35页 |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观塑成全新的技术创新 | 第35-41页 | 
|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第35-36页 |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 | 第36-37页 | 
| 三、可持续发展观塑成全新的技术创新 | 第37-41页 | 
| (一) 微观层面 | 第37-38页 | 
| (二) 中观层面 | 第38-39页 | 
| (三) 宏观层面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生态化技术创新 | 第41-47页 | 
| 一、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含义 | 第41-42页 | 
| 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内容 | 第42-47页 | 
| (一) 生态设计 | 第42页 | 
| (二) 清洁生产 | 第42-45页 | 
| (三) 生态工业园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人性化技术创新 | 第47-52页 | 
| 一、人性化技术创新的含义 | 第47-48页 | 
| 二、人性化技术创新的内容 | 第48-52页 | 
| (一) 人性化设计 | 第48-50页 | 
| (二) 渗透人文关怀的技术创新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