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优化克立格法的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原理 | 第12-27页 |
2.1 基准地价评估概述 | 第12-17页 |
2.1.1 基准地价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2.1.1.1 基准地价的含义 | 第12页 |
2.1.1.2 基准地价的表达方式 | 第12-13页 |
2.1.1.3 基准地价的影响因素 | 第13页 |
2.1.2 基准地价评估 | 第13-17页 |
2.1.2.1 基准地价评估的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2.1.2.2 基准地价评估的原则 | 第15-16页 |
2.1.2.3 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 | 第16-17页 |
2.2 克立格空间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第17-21页 |
2.2.1 变异函数 | 第17-19页 |
2.2.1.1 定义 | 第17-18页 |
2.2.1.2 变异函数的计算公式 | 第18页 |
2.2.1.3 变异函数的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2.2.1.4 变异函数的最优拟合 | 第19页 |
2.2.2 克立格空间分析法 | 第19-21页 |
2.3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 第21-27页 |
2.3.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21-22页 |
2.3.2 遗传算法概要 | 第22-24页 |
2.3.3 遗传算法的运算过程 | 第24-25页 |
2.3.4 遗传算法的主要特点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遗传优化克立格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27-39页 |
3.1 可行性研究 | 第27-30页 |
3.1.1 克立格法在基准地价评估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3.1.2 克立格评估模型存在的不足 | 第28-29页 |
3.1.3 遗传优化克立格评估模型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3.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0-39页 |
3.2.1 模型构造的基本思路 | 第30页 |
3.2.2 总体设计流程 | 第30-32页 |
3.2.3 构建目标函数 | 第32页 |
3.2.4 编码原则 | 第32-34页 |
3.2.5 初始种群的产生 | 第34页 |
3.2.6 目标函数向适应度函数的映射 | 第34-35页 |
3.2.7 遗传操作 | 第35-38页 |
3.2.7.1 选择算子 | 第35-36页 |
3.2.7.2 交叉算子 | 第36-37页 |
3.2.7.3 变异算子 | 第37-38页 |
3.2.8 控制参数及终止准则 | 第38-39页 |
1、代沟 | 第38页 |
2、终止代数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实例分析 | 第39-49页 |
4.1 研究概况 | 第39-40页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9-40页 |
4.1.2 研究数据样本概况 | 第40页 |
4.2 基于遗传优化克立格评估法的应用 | 第40-49页 |
4.2.1 区域支撑尺度的确定 | 第40-41页 |
4.2.2 建立变异函数 | 第41-42页 |
4.2.3 基于遗传算法的变异函数拟合 | 第42-43页 |
4.2.3.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4.2.3.2 遗传算法的操作 | 第42页 |
4.2.3.3 拟合结果 | 第42-43页 |
4.2.4 各向异性的转变 | 第43-44页 |
4.2.4 计算克立格方程组 | 第44-45页 |
4.2.5 计算基准地价 | 第45-46页 |
4.2.6 计算估计方差 | 第46页 |
4.2.7 基准地价评估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5.1 结论 | 第49-50页 |
5.2 建议和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