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联动及绩效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附表索引 | 第9-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来源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来源 | 第12页 |
1.2 研究动因与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动态 | 第15-23页 |
2.1 股利代理理论 | 第15-17页 |
2.2 融资优序理论 | 第17-18页 |
2.3 再融资(SEO)业绩研究 | 第18-21页 |
2.3.1 SEO 业绩之谜 | 第18-19页 |
2.3.2 SEO 长期业绩的解释 | 第19-21页 |
2.4 其他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制度背景和特点 | 第23-34页 |
3.1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产生的背景 | 第23-25页 |
3.1.1 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变迁 | 第23-24页 |
3.1.2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 | 第24-25页 |
3.2 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演变及其影响 | 第25-28页 |
3.2.1 配股规则的演变 | 第25-26页 |
3.2.2 增发规则的演变 | 第26-27页 |
3.2.3 上市公司再融资规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基本情况 | 第28-33页 |
3.3.1 上市公司配股情况 | 第28-31页 |
3.3.2 上市公司增发情况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联动行为分析 | 第34-41页 |
4.1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现状 | 第34-36页 |
4.2 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分布 | 第36-38页 |
4.3 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联动行为分析 | 第38-40页 |
4.3.1 上市公司分红再融资与10% 和6%现 | 第38-39页 |
4.3.2 上市公司“又派又配”行为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分红与再融资联动公司的经营业绩研究 | 第41-54页 |
5.1 样本选取和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5.1.1 样本选取 | 第41页 |
5.1.2 经营业绩的衡量 | 第41页 |
5.1.3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5.2 分红与再融资联动公司经营业绩研究 | 第43-47页 |
5.2.1 描述分析 | 第43-45页 |
5.2.2 分红与再融资联动公司经营业绩变化 | 第45-47页 |
5.3 盈余管理公司的经营业绩研究 | 第47-50页 |
5.4 融资政策变化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影响 | 第50-51页 |
5.5 上市公司再融资后业绩下滑的可能解释 | 第51-53页 |
5.5.1 融资效应 | 第51-52页 |
5.5.2 盈余管理理论 | 第52页 |
5.5.3 收益下滑理论 | 第52页 |
5.5.4 代理理论 | 第52-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B(10%和6%现象的上市公司一览 | 第64-66页 |
附录C(同时分红再融资上市公司一览)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