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关系分析 | 第12-17页 |
·个人信用征信的涵义 | 第12页 |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关系分析 | 第12-17页 |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13页 |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13-14页 |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欧美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概述 | 第17-26页 |
·美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 | 第17-22页 |
·美国个人信用征信的立法背景 | 第18-19页 |
·美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 | 第19-21页 |
·美国的信用执法机构及发展模式 | 第21-22页 |
·欧洲国家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 | 第22-23页 |
·美国与欧洲国家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差别 | 第23-24页 |
·欧美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透析 | 第26-29页 |
·信用信息封锁是个人信用征信业发展瓶颈 | 第26-27页 |
·市场主体对参与个人信用征信缺乏热情 | 第27页 |
·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严重缺失 | 第27-29页 |
第4章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29-48页 |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具体措施: 修改现有法律法规和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 第32-33页 |
·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 | 第32-33页 |
·进行新的立法 | 第33页 |
·立法层次 | 第33-34页 |
·立法倾向 | 第34页 |
·个人信用征信信息的范围 | 第34-38页 |
·允许征集的个人信用信息 | 第34-35页 |
·禁止征集的个人信用信息 | 第35页 |
·关于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等进入征信系统 | 第35-38页 |
·个人信用信息的披露与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均衡 | 第38-40页 |
·个人信用信息瓶颈的冲破 | 第40-41页 |
·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 | 第41-42页 |
·征信监管 | 第42-43页 |
·失信惩戒制度 | 第43-45页 |
·征信机构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 第45-48页 |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46页 |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