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8-12页 |
(一) 问题的引入和写作背景 | 第8-1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 内容概要 | 第10页 |
(四) 文章创新 | 第10-12页 |
二、既有文献的回顾 | 第12-15页 |
(一) 对战略联盟研究的简要回顾 | 第12-13页 |
(二) 饭店联合体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既有文献的不足 | 第14-15页 |
三、饭店联合体的解释 | 第15-22页 |
(一) 饭店联合体的概念和特点 | 第15-16页 |
(二) 联合体的理论解释:战略联盟的资源观、能力观、网络观和竞合观 | 第16-18页 |
(三) 联合体与饭店集团的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四) 饭店经营若干独特性分析及其对组建联合体的影响 | 第20-22页 |
四、联合体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 第22-33页 |
(一) 组建饭店联合体动力机制分析 | 第22-25页 |
(二) 组织学习和动态竞争优势的塑造 | 第25-28页 |
(三) 联合体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分析框架 | 第28-33页 |
五、饭店联合体的发展障碍 | 第33-35页 |
六、联合体的运作和管理 | 第35-43页 |
(一) 联合体的准入:联盟对象的选择 | 第35-36页 |
(二) 联合体的维系:合作伙伴态度的管理 | 第36-38页 |
(三) 联合体的关键:共同愿景和文化纽带 | 第38-41页 |
(五) 联合体的目标:共赢 | 第41页 |
(六) 联合体的延续:品牌化运作 | 第41-43页 |
七 我国饭店联合体的形成方式和政府角色 | 第43-47页 |
(一) 我国饭店联合体的形成方式 | 第43-44页 |
(二) 联合体组建过程中的政府角色探讨 | 第44-47页 |
八、饭店联合体发展战略 | 第47-50页 |
(一) 集聚战略 | 第47页 |
(二) 持续发展战略 | 第47-50页 |
九、个案分析:中国名酒店组织 | 第50-54页 |
(一) 中国名酒店组织简介 | 第50页 |
(二) 中国名酒店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协调中心 | 第50-52页 |
(三) 中国名酒店组织成功的前提:组织的准入及标准的确立 | 第52页 |
(四) 联合体内部的互动机制 | 第52-53页 |
(五) 中国名酒店组织的目标趋向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