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智能代理的自保护系统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网络安全理论研究概述 | 第9-14页 |
·网络安全的定义 | 第9-10页 |
·网络安全体系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网络安全体系理论模型 | 第11-14页 |
·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及分析 | 第14-20页 |
·入侵检测技术 | 第14-17页 |
·防火墙技术 | 第17-2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研究成果 | 第20-21页 |
·内容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基于智能代理的自保护系统模型研究 | 第22-37页 |
·智能代理概述 | 第22页 |
·智能代理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第22-27页 |
·AAFID | 第23-25页 |
·使用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 第25页 |
·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 第25-26页 |
·分析与评价 | 第26-27页 |
·自保护概念的提出 | 第27-28页 |
·自保护系统与现有网络安全技术之间的关系 | 第28页 |
·自保护系统模型 | 第28-34页 |
·总体框架 | 第28-29页 |
·安全域的定义 | 第29-30页 |
·划分安全域的意义 | 第30页 |
·安全域的基本结构 | 第30-34页 |
·自保护系统的工作模式 | 第34-36页 |
·智能代理间通信机制 | 第34-35页 |
·三级响应框架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御技术研究 | 第37-55页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概述 | 第37-43页 |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原理 | 第37-39页 |
·DDoS攻击方法及原理 | 第39-41页 |
·常见的DDoS攻击工具 | 第41页 |
·DDoS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41-43页 |
·DDoS攻击检测和防御技术介绍 | 第43-46页 |
·DDoS攻击检测技术 | 第43-45页 |
·DDoS攻击防御技术 | 第45-46页 |
·动态分流选择通过防御方法 | 第46-53页 |
·DDoS防御应达到的目标 | 第46-47页 |
·工作原理 | 第47-51页 |
·仿真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聚类算法在网络异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第55-69页 |
·数据挖掘与异常检测 | 第55-57页 |
·聚类算法简介 | 第56页 |
·K-means算法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 第56-57页 |
·Improved PAM 算法 | 第57-64页 |
·PAM算法介绍 | 第57-59页 |
·PAM算法存在的问题和现有的改进算法 | 第59-60页 |
·IPAM算法描述 | 第60页 |
·IPAM算法在MPI平台上的实现 | 第60-62页 |
·IPAM算法性能分析 | 第62-64页 |
·IPAM算法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 第64-68页 |
·数据源分析 | 第64-66页 |
·实验描述及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信息加密技术研究 | 第69-82页 |
·对称加密算法 | 第69-75页 |
·分组密码 | 第69-72页 |
·序列密码 | 第72-73页 |
·基于分组密码的随机序列生成器 | 第73-75页 |
·基于分组加密算法伪序列密码加密技术 | 第75-81页 |
·设计要求 | 第75页 |
·加密算法 | 第75-77页 |
·算法的实现 | 第77-79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自动响应技术研究 | 第82-106页 |
·自动响应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第82-83页 |
·改进的成本敏感模型 | 第83-86页 |
·成本敏感模型 | 第83-84页 |
·基于可信度的成本敏感模型 | 第84-86页 |
·基于多源数据关联的自动响应技术 | 第86-101页 |
·基于多源数据关联的自动响应系统结构 | 第86-89页 |
·入侵报警描述语言 | 第89-94页 |
·对IDMEF的扩展 | 第94-96页 |
·多源数据关联分析 | 第96-98页 |
·自动响应方式 | 第98-101页 |
·一个演示验证用原型系统 | 第101-105页 |
·系统设计 | 第101-102页 |
·系统实现 | 第102-103页 |
·系统测试 | 第103-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