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真性原则及其在重庆历史城镇保护中的应用初探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 插图与附表目录 | 第12-18页 |
| 1 绪论 | 第18-28页 |
|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第18-21页 |
|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 ·研究缘起 | 第19-20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1-22页 |
| ·对原真性原则的研究 | 第21-22页 |
| ·对重庆历史城镇保护的研究 | 第22页 |
| ·研究范围及内容 | 第22-25页 |
| ·研究范围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及工作框架 | 第25-28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工作框架 | 第26-28页 |
| 2 解析原真性 | 第28-48页 |
| ·原真性概念的提出 | 第28-30页 |
| ·在西方的提出 | 第28-30页 |
| ·在我国的提出 | 第30页 |
| ·原真性原则的诠释 | 第30-39页 |
| ·国际法律性文件的诠释 | 第30-36页 |
| ·我国法律性文件的诠释 | 第36-37页 |
| ·检验原真性的诸因素 | 第37-39页 |
| ·“中国特色原真性”及其渊源 | 第39-44页 |
| ·特点 | 第39页 |
| ·渊源 | 第39-43页 |
| ·与国际观念结合及其可行性 | 第43-44页 |
| ·与原真性相关的几个重要内容 | 第44-46页 |
| ·原真性与文化遗产价值 | 第44页 |
| ·原真性与历史古迹的重建 | 第44-45页 |
| ·原真性与仿古建筑、仿古景区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3 重庆历史城镇原真性的构成要素:信息源的研究 | 第48-88页 |
| ·信息源的要素及分类 | 第48-49页 |
| ·信息源的要素 | 第48-49页 |
| ·信息源的分类 | 第49页 |
| ·信息源一:人工环境 | 第49-70页 |
| ·总体格局 | 第50-57页 |
| ·街巷空间 | 第57-64页 |
| ·建筑物 | 第64-69页 |
| ·构筑物 | 第69-70页 |
| ·信息源二:自然环境 | 第70-75页 |
| ·山水格局 | 第70-71页 |
| ·山体 | 第71-73页 |
| ·水体 | 第73-74页 |
| ·绿化植被 | 第74-75页 |
| ·信息源三:历史文化 | 第75-82页 |
| ·表现形式 | 第75-76页 |
| ·结构 | 第76-82页 |
| ·信息源四:社会生活 | 第82-86页 |
| ·表现形式 | 第82页 |
| ·组织结构 | 第82-85页 |
| ·社会网络 | 第85-86页 |
| ·小结 | 第86-88页 |
| 4 重庆历史城镇的“原真性”危机 | 第88-96页 |
| ·盲目重建和仿古 | 第88-89页 |
| ·不恰当的修缮 | 第89-90页 |
| ·随意翻新 | 第90-91页 |
| ·只注重人工环境 | 第91-92页 |
| ·传统生活的“演义” | 第92页 |
| ·不科学的保护规划 | 第92-93页 |
| ·认识上的偏见 | 第93-94页 |
| ·小结 | 第94-96页 |
| 5 原真性原则在重庆历史城镇保护中的应用 | 第96-140页 |
| ·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96-97页 |
| ·重要性 | 第96页 |
| ·紧迫性 | 第96-97页 |
| ·应用的特点 | 第97-98页 |
| ·重在保真 | 第97页 |
| ·注重整体性 | 第97页 |
| ·与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 | 第97-98页 |
| ·强调持续性 | 第98页 |
| ·人工环境的保护 | 第98-122页 |
| ·总体格局的保护 | 第98-106页 |
| ·街巷空间的保护 | 第106-112页 |
| ·建筑物的保护 | 第112-121页 |
| ·构筑物的保护 | 第121-122页 |
| ·自然环境的保护 | 第122-130页 |
| ·山水格局的保护 | 第122-124页 |
| ·山体的保护 | 第124-126页 |
| ·水体的保护 | 第126-128页 |
| ·绿化植被的保护 | 第128-130页 |
| ·历史文化的保护 | 第130-134页 |
| ·物质载体的保护与展示 | 第131-133页 |
| ·文献资料的收藏与整理 | 第133页 |
| ·仪式活动与传统文化产业相结合 | 第133-134页 |
| ·社会生活的保护 | 第134-137页 |
| ·组织结构的维护与延续 | 第135-136页 |
| ·社会网络的保存与延续 | 第136-137页 |
| ·小结 | 第137-140页 |
| 6 结语 | 第140-142页 |
| 致谢 | 第142-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4-148页 |
| 附录 | 第148-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