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3-14页 |
第一章 LED生物光源的研制背景 | 第14-23页 |
·LED的特性和用于生物医学的前景 | 第14-15页 |
·Karu关于非相干单色光的细胞生物效应 | 第15-16页 |
·光生物调节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光生物调节中的非共振作用特征 | 第17-18页 |
·生物信息模型(BIMP) | 第18-22页 |
·LED生物光源研制的立论依据 | 第22-23页 |
第二章 LED目前用于生物医学的研究进展 | 第23-32页 |
·LED用于植物的太空发育 | 第23页 |
·LED用于动物细胞的体外试验 | 第23-25页 |
·LED用于动物模型的试验 | 第25-27页 |
·LED用于人体临床医疗 | 第27-28页 |
·LED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加工 | 第28-29页 |
·LED新器件的开发利用 | 第29-30页 |
·LED生物光源研制的意义 | 第30-32页 |
第三章 LED生物光源的研制 | 第32-58页 |
·生物光源的技术要求 | 第32页 |
·LED作为生物光源的优势与缺陷 | 第32-33页 |
·LED生物光源的基本设计要求 | 第33页 |
·LED生物光源系列的光学设计与制作 | 第33-37页 |
·光源的光学设计 | 第33-36页 |
·光源的制作 | 第36-37页 |
·光源辐射照度的确定 | 第37页 |
·辐射照度的强度测定 | 第37页 |
·辐射照度的分布测定 | 第37页 |
·辐射照度的经验表达式的推导 | 第37页 |
·低强度LED生物光源 | 第37-43页 |
·设计参数对辐射照度的影响 | 第37-40页 |
·辐射照度的分布检测 | 第40-41页 |
·辐射照度对设计参数的回归分析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页 |
·中等强度LED生物光源 | 第43-49页 |
·设计参数对辐射照度的影响 | 第43-46页 |
·辐射照度的分布检测 | 第46-47页 |
·辐射照度对设计参数的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较高强度LED生物光源的研制 | 第49-56页 |
·设计参数对辐射照度的影响 | 第49-52页 |
·辐射照度的分布检测 | 第52-53页 |
·辐射照度对设计参数的回归分析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LED照射离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促进增殖的研究 | 第58-69页 |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 第58-62页 |
·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第58页 |
·材料来源及试剂 | 第58页 |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传代准备 | 第58-60页 |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 第60-61页 |
·细胞计数的方法 | 第61-62页 |
·LED照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2-63页 |
·LED照射光源 | 第62页 |
·培养液与工作溶液 | 第62页 |
·细胞培养 | 第62页 |
·照射细胞试验分组 | 第62-63页 |
·细胞计数和统计学分析 | 第63页 |
·结果 | 第63-65页 |
·台盼蓝染色检测结果 | 第63页 |
·第一组实验结果 | 第63-64页 |
·第二组实验结果 | 第64页 |
·第三组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9页 |
第五章 LED照射离体PC12细胞抑制由Aβ诱导的细胞调亡研究 | 第69-80页 |
·实验背景和目的 | 第69页 |
·实验材料 | 第69-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LED生物光源照射 | 第70页 |
·流式细胞计数 | 第70页 |
·DNA碎片检测 | 第70页 |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 第70-71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71页 |
·实验结果 | 第71-75页 |
·Aβ单独或与LED联合作用于PC12细胞结果 | 第71-72页 |
·核内DNA片段化分析结果 | 第72-73页 |
·用Giemas染色后的细胞损伤观察 | 第73-74页 |
·用Hoechst 33258染色后的细胞核形态观察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页 |
·讨论 | 第75-8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