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的依据 | 第11-31页 |
第一节 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11-22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 | 第11-15页 |
二、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国际战略思想 | 第15-21页 |
三、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四、 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全球化理论中的合理内核 | 第22页 |
第二节 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的现实依据 | 第22-31页 |
一、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 第23-25页 |
二、 全球化使国际经济竞争加剧 | 第25-27页 |
三、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 第27-29页 |
四、 人才的国际争夺越来越激烈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国际意识的主要内容 | 第31-42页 |
第一节 国际经济意识 | 第31-34页 |
一、 竞争——国际经济的主旋律观念 | 第31-33页 |
二、 合作——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求的理念 | 第33-34页 |
三、 国际市场意识 | 第34页 |
第二节 国际政治意识 | 第34-38页 |
一、 应有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远大抱负 | 第35页 |
二、 反对冷战思维 | 第35-36页 |
三、 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 第36页 |
四、 大学生要坚持爱国主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 第36-38页 |
五、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竞争中共存 | 第38页 |
第三节 国际文化意识 | 第38-40页 |
一、 世界各种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势不可挡 | 第38-39页 |
二、 文化全球化与多样化新潮并行不悖 | 第39页 |
三、 世界范围各种异质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突日益凸显 | 第39页 |
四、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融合 | 第39-40页 |
第四节 人才国际化意识 | 第40-42页 |
一、 人才是国际市场最紧缺的资源 | 第40页 |
二、 人才是各国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资本 | 第40-41页 |
三、 人才是世界各国的国力之本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 | 第42-48页 |
第一节 强化高校德育工作的作用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 第43-45页 |
一、 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构建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的理论基础 | 第43-44页 |
二、 在“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国际意识” | 第44页 |
三、 利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介绍国际局势,培养大学生分析国际形势的能力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增设国际教育课程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加强高校的对外教育交流 | 第46-47页 |
第五节 积极开展涉外社会实践活动 | 第47-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