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玩忽职守罪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玩忽职守罪的立法沿革 | 第8-10页 |
一、 以1979年刑法第187条对玩忽职守罪的刑事立法为中心 | 第8-9页 |
二、 以1987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若干意见》为中心 | 第9页 |
三、 以1997年刑法对玩忽职守罪的立法规定为中心 | 第9-10页 |
第二节 玩忽职守罪的概念 | 第10-11页 |
一、 关于玩忽职守罪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关于玩忽职守罪概念的观点评述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玩忽职守罪的危害 | 第11-14页 |
一、 玩忽职守犯罪行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 第12页 |
二、 玩忽职守犯罪行为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 | 第12页 |
三、 玩忽职守犯罪行为破坏了国家机关工作责任制度 | 第12页 |
四、 玩忽职守犯罪行为会严重损害党和国家的政治威信 | 第12-13页 |
五、 玩忽职守犯罪行为会掩护、诱发其它犯罪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玩忽职守罪的犯罪构成 | 第14-43页 |
第一节 玩忽职守罪的犯罪客体 | 第14-19页 |
一、 关于犯罪客体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 玩忽职守罪的犯罪客体 | 第15-19页 |
第二节 玩忽职守罪的客观方面 | 第19-30页 |
一、 玩忽职守罪的行为 | 第19-23页 |
二、 玩忽职守罪的重大损失结果 | 第23-27页 |
三、 玩忽职守行为与重大损失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第27-30页 |
第三节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 | 第30-34页 |
一、 关于玩忽职守罪主体的立法沿革 | 第30-31页 |
二、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31-34页 |
第四节 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 | 第34-43页 |
一、 玩忽职守罪的过失 | 第35-39页 |
二、 玩忽职守罪的间接故意 | 第39-43页 |
第三章 玩忽职守罪的认定 | 第43-48页 |
第一节 玩忽职守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43-45页 |
一、 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43页 |
二、 玩忽职守罪与一般玩忽职守行为的界限 | 第43-44页 |
三、 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 | 第44页 |
四、 玩忽职守罪与官僚主义的界限 | 第44-45页 |
五、 玩忽职守罪与领导责任的界限 | 第45页 |
第二节 玩忽职守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 第45-48页 |
一、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 第45-46页 |
二、 玩忽职守罪与其他玩忽职守犯罪的界限 | 第46页 |
三、 过失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玩忽职守罪的处罚及立法完善 | 第48-51页 |
一、 玩忽职守罪处罚规定的变化 | 第48页 |
二、 玩忽职守罪处罚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