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页 |
·硬开关功率变换器的局限性 | 第9-10页 |
·软开关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 第11-12页 |
·软开关功率变换器的分类及应用 | 第12-13页 |
·软开关技术的研究动向 | 第13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全桥移相软开关功率变换器 | 第14-26页 |
·三类软开关全桥功率变换器拓扑结构对比分析 | 第14-18页 |
·改进型全桥移相PWM变换器 | 第14-16页 |
·全桥零电流开关PWM变换器 | 第16-17页 |
·全桥零电压零电流开关PWM变换器 | 第17-18页 |
·原边加阻断电容和饱和电感ZVZCS-FB-PWM变换器 | 第18-24页 |
·基本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工作过程分析 | 第19-22页 |
·ZVZCS-FB-PWM变换器的电路特性 | 第22-24页 |
·ZVZCS-FB-PWM变换器的控制方式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谐振元件参数的选择以及仿真 | 第26-40页 |
·谐振元件参数的选择原则 | 第26-35页 |
·超前臂的开关损耗分析及并联电容的选择 | 第26-27页 |
·谐振电感的选择 | 第27-28页 |
·阻断电容C_b的参数选择 | 第28-29页 |
·主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 | 第29-30页 |
·主功率变压器的参数设计 | 第30-32页 |
·输出滤波电感的选择 | 第32-34页 |
·输出滤波电容的选择 | 第34-35页 |
·其它考虑因素 | 第35页 |
·系统的动态仿真 | 第35-40页 |
·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系统的动态仿真 | 第37-39页 |
·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39-40页 |
第4章 电镀电源的硬件设计 | 第40-49页 |
·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 | 第40-41页 |
·脉冲分配及延时电路 | 第41-42页 |
·IGBT驱动电路 | 第42页 |
·键处理及显示电路 | 第42-43页 |
·保护电路 | 第43-44页 |
·译码电路 | 第44-45页 |
·时钟电路 | 第45页 |
·电源电路 | 第45页 |
·主回路设计 | 第45-48页 |
·硬件的可靠设计 | 第48-49页 |
第5章 电镀电源的软件设计 | 第49-68页 |
·恒流恒压的PI调节 | 第49-54页 |
·电流、电压的A/D转换 | 第49-50页 |
·PI控制 | 第50页 |
·PI控制的数字化 | 第50-52页 |
·PI参数的整定 | 第52-54页 |
·程序设计 | 第54-62页 |
·初始化程序 | 第56页 |
·中断服务程序 | 第56-58页 |
·键处理及显示程序 | 第58-59页 |
·A/D转换及数字滤波程序 | 第59-61页 |
·恒压限流、恒流限压PI调节程序 | 第61页 |
·移相角计算程序 | 第61-62页 |
·GAL芯片程序 | 第62-63页 |
·软件的抗干扰措施 | 第63-64页 |
·指令冗余技术 | 第63页 |
·软件陷阱技术 | 第63-64页 |
·实验结果 | 第64-66页 |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