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前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陪审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8-12页 |
一、 陪审制度的萌芽 | 第8页 |
二、 陪审制度的形成 | 第8-9页 |
三、 陪审制度的传播 | 第9-12页 |
第二章 我国陪审制度的渊源 | 第12-16页 |
一、 我国陪审制度的引进 | 第12页 |
二、 参审陪审制度的形成 | 第12-13页 |
三、 人民陪审制度的确立 | 第13-16页 |
第三章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 | 第16-25页 |
一、 政治民主价值 | 第16-21页 |
1 、 人民陪审制度使人民掌握了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 第17-18页 |
2 、 人民陪审制度可以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 | 第18-19页 |
3 、 人民陪审制度可以起到广泛的法制教育作用 | 第19-21页 |
二、 司法工具价值 | 第21-25页 |
1 、 人民陪审制度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 | 第21-22页 |
2 、 人民陪审制度有利于实现司法权威 | 第22-23页 |
3 、 人民陪审制度有利于加强司法独立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5-30页 |
一、 陪审制度的适用逐渐萎缩 | 第25-27页 |
二、 陪审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 第27-29页 |
三、 民众和当事人对陪审制度不认可 | 第29-30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构想 | 第30-41页 |
一、 赋予当事人选择陪审的权利 | 第30-32页 |
二、 明确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2-35页 |
三、 明确陪审员的权利义务 | 第35-37页 |
四、 统一陪审员的遴选机制和任职资格 | 第37-39页 |
五、 提高人民陪审员的待遇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