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接收设备、无线电收音机论文--接收机:按形式分论文

新型宽带数字接收机--短数据高速测频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雷达侦察接收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18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宽带数字接收机及其相关技术第20-28页
   ·引言第20-21页
   ·电子侦察环境及其对宽带接收机的性能要求第21-23页
   ·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关键技术概述第23-24页
   ·一些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实现方案第24-27页
     ·欠采样多通道并行数字接收机结构第25页
     ·频率信道化数字接收机结构第25-26页
     ·引导式数字接收机结构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带通采样和高效数字下变频第28-36页
   ·引言第28页
   ·带通采样第28-31页
     ·带通信号的均匀采样第28-29页
     ·保护带与带通采样率第29-31页
   ·高效数字下变频第31-35页
     ·典型的数字下变频第31页
     ·宽带DDC的高效实现结构第31-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正弦信号的频率估计与单信号短数据快速测频第36-68页
   ·引言第36-37页
   ·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第37-42页
     ·频率估计子的性能第37-38页
     ·频率估计的经典方法和瞬时频率估计第38-39页
     ·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的新进展第39-42页
   ·数字接收机的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第42-45页
   ·单复正弦信号的频率估计和相位差分测频第45-55页
     ·基于相位差分的Kay法第45-47页
     ·SNR阈值分析第47-50页
     ·降低Kay法的SNR阈值第50-53页
     ·利用自相关函数的复正弦信号测频第53-55页
   ·单实正弦信号频率的快速估计第55-67页
     ·Kay法在实正弦信号测频的引用第55-57页
     ·离散实正弦序列的Cramer-Rao界第57-59页
     ·基于扩展的Prony的快速测频算法第59-63页
     ·基于三点测频的线性拟合测频算法第63-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短数据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第68-85页
   ·引言第68-69页
   ·正弦信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第69-73页
   ·基于DFT的三次样条插值多项式测频第73-80页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选择第73-75页
     ·测频算法第75-76页
     ·算法测频性能分析第76-80页
   ·三次插值多项式算法的进一步讨论第80-84页
     ·算法第80-82页
     ·算法约束条件的确定第82-83页
     ·算法测频性能分析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多信号处理技术第85-101页
   ·引言第85-86页
   ·双信号快速测频第86-92页
     ·基于相位信息的双复信号频率估计第86-88页
     ·双信号快速测频第88-92页
   ·数字频率信道化和过零点谱分析第92-96页
     ·数字频率信道化第92-94页
     ·基于过零点计数的快速谱分析第94-96页
   ·非监督的多信号检测第96-100页
     ·存在的问题第96-97页
     ·算法第97页
     ·门限的确定和选择第97-99页
     ·计算机模拟和讨论第99-100页
   ·小结第100-101页
第七章 数字接收机测频模块的硬件仿真实现第101-124页
   ·引言第101页
   ·ADC与串并转换系统接口设计第101-103页
   ·工作时序要求第103-104页
   ·使用DSP实现快速测频模块系统第104-107页
   ·电路设计的EDA技术第107-110页
   ·基于Prony和线性拟合的测频算法的FPGA实现第110-117页
     ·基于prony的测频算法的硬件实现第110页
     ·实现结构第110-111页
     ·带符号位的乘法第111-112页
     ·高效除法器的实现与流水的使用第112-113页
     ·反余弦与频率估计电的实现第113-114页
     ·仿真实验结果第114-115页
     ·线性拟合测频算法的FPGA实现讨论第115-117页
   ·基于DFT的插值测频算法的FPGA实现研究第117-123页
     ·FFT的基2和基4算法第117-118页
     ·32点实向16点复数据的转换第118-119页
     ·FFT混合基计算第119-121页
     ·仿真器件与结果第121-123页
   ·小结第123-124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氧化铝-氧化锆全瓷材料微波烧结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完整性和访问控制的计算机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