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32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行为理性与行为理性偏误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31页 |
·标准金融理论对行为理研究的综述 | 第15-16页 |
·行为金融理论对行为理研究的综述 | 第16-31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31-32页 |
第2章 行为理性偏误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32-52页 |
·引言 | 第32-34页 |
·行为理性偏误实验研究综述 | 第32-33页 |
·研究意义 | 第33-34页 |
·本章结构 | 第34页 |
·实验的设计与调查过程 | 第34-35页 |
·实验问卷及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35-43页 |
·实验问题分析 | 第35-36页 |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36-42页 |
·被试者个案分析 | 第42-43页 |
·行为理性偏误系数的估计 | 第43-47页 |
·影响行为理性偏误的多因素分析 | 第47-50页 |
·各组间的理性偏误系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 第47-49页 |
·影响行为理性偏误的多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2章 附录 | 第52-60页 |
附录2—1 样本取值统计表 | 第52-53页 |
附录2—2:各组均值统计检验数据表 | 第53页 |
附录2—3:各组理性偏误系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对比表 | 第53-54页 |
附录2—4:独立样本检验分析 | 第54-55页 |
附录2—5:行为理性偏误的实验调查问卷 | 第55页 |
行为金融学实验调查问卷(Ⅱ)(样表) | 第55-60页 |
第3章 投资者理性特征及其生存关系 | 第60-79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行为理性者与行为理性偏误者的含义 | 第60-61页 |
·本章结构 | 第61页 |
·投资者生存研究综述 | 第61-62页 |
·理性与非理性投资者的定义与消费红利的均衡分布 | 第62-69页 |
·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和有限理性投资者的定义以及相关假定 | 第62-63页 |
·均衡消费红利分布与投资者的生存关系条件分析 | 第63-65页 |
·投资者间的消费红利的均衡分布 | 第65-69页 |
·投资者间的生存关系 | 第69-75页 |
·投资者的生存性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 第69-70页 |
·三角效用函数形式下投资者间的生存关系 | 第70-72页 |
·幂数(对数)效用函数形式下投资者间的生存关系 | 第72-75页 |
·不同偏好下证券的均衡价格 | 第75-77页 |
·证券市场均衡价格的确定原理 | 第75-76页 |
·三角函数偏好下证券的均衡价格 | 第76-77页 |
·幂数和对数函数偏好下证券的均衡价格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3章 附录 | 第79-81页 |
附录3—1 三角函数偏好下消费红利分布推导过程 | 第79页 |
附录3—2 三角函数偏好下证券均衡价格推导过程 | 第79-81页 |
第4章 不同理性特征的投资决策模型的比较研究 | 第81-99页 |
·投资者理性与投资决策模型 | 第81-83页 |
·不同理性特征的投资者的决策模型选择 | 第83-90页 |
·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84-85页 |
·不同理性特征投资者的多目标投资决策模型 | 第85-88页 |
·几种模型的比较 | 第88-90页 |
·安全第一投资组合决策模型与行为投资组合决策模型 | 第90-97页 |
·安全第一模型及其发展 | 第90-91页 |
·行为投资组合理论模型(BPT) | 第91-96页 |
·均值方差模型、安全第一模型与BPT模型之间的比较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5章 基于差异系数的投资组合决策模型 | 第99-112页 |
·基于理性差异系数的最优投资组合决策模型 | 第99-107页 |
·允许卖空与不允许卖空条件下的均值—方差模型 | 第99-101页 |
·差异系数(σ/μ)的性质 | 第101-104页 |
·实例分析 | 第104-107页 |
·基于行为理性差异系数的投资组合决策模型 | 第107-108页 |
·实例分析 | 第108-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35-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5-136页 |
完成的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