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 言 | 第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 短命植物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果实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28页 |
三 正 文 | 第28-96页 |
1 异喙菊(Heteracia szovitsii Fisch. et Mey.) | 第28-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68页 |
·生态生物学特性 | 第29-35页 |
·形态学特征 | 第29-31页 |
·生境及群落特征 | 第31页 |
·物候特点 | 第31-32页 |
·生长发育特点 | 第32-34页 |
·讨论 | 第34-35页 |
·胚胎学 | 第35-40页 |
·花的形态发生 | 第35页 |
·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 | 第35-36页 |
·大孢子的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 | 第36-37页 |
·双受精过程 | 第37-38页 |
·胚和胚乳的发育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传粉生物学 | 第40-47页 |
·开花习性 | 第40-41页 |
·花部特征 | 第41-43页 |
·花粉检测 | 第43-44页 |
·访花昆虫及访花行为、访花频率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生物量分配与结实 | 第47-55页 |
·生物量分配及其动态 | 第47-48页 |
·结实特性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5页 |
·种子生态学 | 第55-63页 |
·果实的特征 | 第55-57页 |
·多态果实的散布 | 第57-58页 |
·多态果实的萌发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3页 |
·多态果实萌生植株的生长与生殖对比实验 | 第63-68页 |
·长、短喙果实萌生植株的物候 | 第63页 |
·长、短喙果实萌生植株的生长 | 第63-64页 |
·生物量分配及其动态 | 第64-65页 |
·果实产量格局 | 第65页 |
·讨论 | 第65-68页 |
2 小疮菊(Garhadiolus papposus Boiss. et Buhse.) | 第68-94页 |
·观测方法 | 第68-6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9-94页 |
·生态生物学特性 | 第69-72页 |
·形态学特征 | 第69-70页 |
·生境及群落特征 | 第70页 |
·物候特点 | 第70-71页 |
·生长发育特点 | 第71-72页 |
·讨论 | 第72页 |
·开花习性及花部特征 | 第72-77页 |
·植株上头状花序的生长与开放 | 第72-73页 |
·头状花序上花的开放 | 第73页 |
·花部特征 | 第73-75页 |
·花粉检测 | 第75页 |
·昆虫传粉的观察 | 第75-76页 |
·讨论 | 第76-77页 |
·生物量分配与结实 | 第77-83页 |
·生物量分配及其动态 | 第77-78页 |
·结实特性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3页 |
·种子生态学 | 第83-89页 |
·果实的特征 | 第83-85页 |
·多态果实的散布 | 第85页 |
·多态果实的萌发 | 第85-86页 |
·讨论 | 第86-89页 |
·多态果实萌生植株的生长与生殖对比实验 | 第89-94页 |
·长、短喙果实萌生植株的物候 | 第89页 |
·长、短喙果实萌生植株的生长 | 第89-90页 |
·生物量分配及其动态 | 第90-91页 |
·果实产量格局 | 第91-92页 |
·讨论 | 第92-94页 |
3 结论 | 第94-95页 |
4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图版说明 | 第101-102页 |
附已发表文章或摘要 | 第102-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