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PC制备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9-15页 |
·制备工艺概述 | 第9-11页 |
·普通铸渗工艺 | 第9页 |
·V法铸渗工艺 | 第9-10页 |
·消失模(V-EPC)法铸渗工艺 | 第10-11页 |
·对铸渗机理和铸渗组织的探讨 | 第11-13页 |
·铸渗机理的进展 | 第11-13页 |
·铸渗组织 | 第13页 |
·铸渗法制备钢铁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 第13-14页 |
·改善液态金属与固相材料表面润湿性的工艺措施 | 第13-14页 |
·提高金属液渗透能力的工艺措施 | 第14页 |
·铸渗表面耐磨复合材料应用的新发展 | 第14-15页 |
·铸渗表面复合材料研究值得重视的几个方向 | 第15页 |
·磨料磨损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磨损的分类 | 第15-16页 |
·表面复合材料的磨损研究 | 第16-17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7-19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表面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 第19-35页 |
·表面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组织设计 | 第19-20页 |
·基材和增强颗粒的选择 | 第20-24页 |
·基材的选择 | 第20-21页 |
·增强颗粒的选择 | 第21-24页 |
·试验方案 | 第24-25页 |
·基体为低铬铸铁 | 第24页 |
·基体为灰铸铁 | 第24-25页 |
·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5-35页 |
·制备工艺的选择 | 第25-26页 |
·涂料的制备 | 第26-28页 |
·汽化模的制备 | 第28-29页 |
·泡沫塑料模样增强颗粒和涂料的涂挂 | 第29-30页 |
·浇注系统的设计和粘结 | 第30页 |
·造型及浇注 | 第30-35页 |
第三章 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研究 | 第35-46页 |
·表面形貌观察 | 第36-39页 |
·试样为阶梯试样 | 第36-37页 |
·试样为方形试样 | 第37-39页 |
·表面复合材料的尺寸精度 | 第39-45页 |
·测试方法 | 第39-41页 |
·复合材料铸件的尺寸精度评定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WC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尺寸精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复合位置对复合材料尺寸精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表面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 第46-64页 |
·表面复合材料的组织 | 第46-59页 |
·表面复合材料的复合层组织 | 第46-56页 |
·复合层显微组织 | 第46-48页 |
·复合层中的基体 | 第48-54页 |
·不同WC颗粒体积分数表面复合材料的复合层组织 | 第54-55页 |
·不同粒度WC增强表面复合材料的复合层组织 | 第55-56页 |
·表面复合材料的基材区和过渡区显微组织 | 第56-57页 |
·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 第57-59页 |
·复合材料的硬度测试 | 第59-60页 |
·铸渗机理分析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复合材料的三体磨料磨损性能 | 第64-76页 |
·三体磨料磨损试验 | 第64-69页 |
·三体磨料磨损试验机 | 第64-65页 |
·磨料磨损试验试样的制备 | 第65页 |
·实验机的重现性实验 | 第65-67页 |
·试验机的修正实验 | 第65-66页 |
·试验机的重现性实验 | 第66-67页 |
·磨料磨损实验方法及其耐磨性的评定方法 | 第67-69页 |
·三体磨料磨损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69-71页 |
·WC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层耐磨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不同载荷下复合层的耐磨性 | 第71页 |
·磨损机理研究 | 第71-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