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接入网论文

宽带有线接入技术FTTX的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4页
目录第4-7页
图列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引言第9页
   ·接入网的发展历史第9-10页
   ·接入网的结构功能第10-12页
     ·接入网的结构第10-11页
     ·接入网的接口第11页
     ·接入网的功能模块第11-12页
   ·论文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光接入网及宽带有线接入技术第14-25页
   ·光接入网的结构第14-15页
   ·光接入网的拓扑结构第15-17页
     ·星型结构第15页
     ·总线型结构第15-16页
     ·环型结构第16页
     ·树型结构第16-17页
   ·光接入网的基本类型第17-18页
     ·光纤到路边FTTC第17-18页
     ·光纤到大楼FTTB第18页
     ·光纤到办公室FTTO和光纤到家庭FTTH第18页
   ·光接入网中的复用/多址技术第18-19页
   ·光纤接入和电缆接入的综合第19-24页
     ·xDSL技术第19-21页
       ·ADSL DSLAM第19-20页
       ·VDSL技术以及VDSL和ADSL的混插技术第20-21页
     ·以太网接入技术第21-24页
       ·以太网接入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1-22页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第22-24页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光纤有线接入技术实现的研究--基于时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技术第25-38页
   ·无源光网络通信体系研究第25-26页
   ·ATM无源光网络技术第26-29页
     ·APON无源光网络结构第26页
     ·APON帧结构第26-28页
     ·APON的关键技术第28页
     ·SUPERPON的提出与关键技术第28-29页
   ·EPON第29-33页
     ·EPON网络结构第29-30页
     ·EPON帧格式第30-31页
     ·EPON关键技术第31-33页
       ·MAC协议的设计第31-32页
       ·收发信机第32页
       ·安全性第32-33页
       ·服务要求第33页
     ·EPON标准化进程第33页
   ·VDSL和无源光网络的融和第33-37页
     ·VDSL和APON的融和第33-35页
     ·VDSL和EPON的综合应用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光纤有线接入技术实现的研究--基于波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技术第38-49页
   ·WDM-PON/TDM-PON系统的共存第38-39页
   ·带AWG的全WDM-PON系统第39-42页
     ·WDM-PON系统介绍第39-40页
     ·AWG光谱响应理论模型第40-42页
   ·WDM-PON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第42-45页
     ·AWG的串扰问题第43-44页
     ·色散效应第44-45页
     ·AWG的温度稳定性问题第45页
   ·光分配网络ODN通道损耗计算第45-48页
     ·光分配网络ODN通用物理配置模型第45-47页
     ·光通道损耗计算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Motorola的PowerPC系列微处理器第49-59页
   ·MOTOROLA的POWERPC系列微处理器第49-55页
     ·POWER QUICC系列处理器第49-52页
       ·POWER QUICC处理器组成第49-51页
       ·POWER QUICC处理器主要技术特点第51-52页
     ·POWER QUICC Ⅱ系列微处理器第52-53页
       ·POWER QUICC Ⅱ处理器组成第52-53页
       ·POWER QUICC Ⅱ处理器主要技术特点第53页
     ·POWER QUICC Ⅲ系列处理器第53-55页
       ·POWER QUICC Ⅲ处理器组成第53-54页
       ·POWER QUICC Ⅲ处理器主要技术特点第54-55页
   ·POWER QUICC微处理器存储控制技术第55-57页
     ·POWER QUICC存储器控制器第55-56页
     ·POWER QUICC存储控制技术第56-57页
       ·POWER QUICC存储控制寄存器第56-57页
     ·POWER QUICC存储控制技术第57页
       ·GPCM存储器控制技术第57页
       ·UPMs存储器控制技术第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6章 基于Power QUICC微处理器的光纤有线接入FTTX系统的设计第59-70页
   ·FTTX系统总体结构第59-61页
   ·交换模块第61-65页
     ·交换模块概述第61-63页
     ·介质无关接口MⅡ(包括RMⅡ)接口及管理第63-64页
     ·激光器和PHY互连接口--PECL接口第64-65页
   ·控制模块第65-69页
     ·MPC850处理器的存储器设计第66-67页
     ·MPC850处理器中断控制和异常向量表第67-68页
     ·系统的硬件启动和复位第68页
     ·系统调试工具介绍第68-69页
   ·小结第69-70页
第7章 系统调试和板级支持包(BSP)的设计第70-76页
   ·TORNADO2.0集成环境第70-72页
     ·TORNADO2.0集成环境概述第70页
     ·TORNADO2.0集成环境的目录结构第70-71页
     ·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第71-72页
   ·板级支持包(BSP)的设计第72-75页
     ·BSP的功能第72页
     ·VXWORKS操作系统下板级支持包(BSP)的设计第72-73页
     ·VXWORKS中BSP的创建第73-75页
   ·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股份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
下一篇:论保证人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