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 综述 | 第6-18页 |
·、 项目提出的背景 | 第6页 |
·、 心电数据库现状 | 第6-15页 |
·、 国际权威数据库 | 第7-11页 |
·、 MIT-BIH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 | 第7-9页 |
·、 AHA心律失常数据库 | 第9页 |
·、 欧洲ST-T数据库 | 第9-10页 |
·、 欧共体CSE心电数据库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其它心电数据库 | 第11-12页 |
·、 心电图数据库的价值 | 第12-15页 |
·、 心血管病流行病研究的重要资料 | 第12页 |
·、 建立正常人群的心电图范围 | 第12页 |
·、 探讨心电图诊断标准和评估心电图的潜在价值 | 第12-15页 |
·、 心电算法现状 | 第15页 |
·、 本项目内容 | 第15-17页 |
·、 本项目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 心电算法及其参数 | 第18-41页 |
·、 心电算法 | 第18页 |
·、 国外心电算法 | 第18-30页 |
·、 ECG信号分离检测 | 第18-20页 |
·、 ECG信号分割 | 第20-21页 |
·、 ECG监护算法 | 第21页 |
·、 P波检测算法 | 第21页 |
·、 QRS波检测算法 | 第21-25页 |
·、 QT相关检测算法 | 第25-26页 |
·、 ST段相关检测算法 | 第26页 |
·、 去噪算法 | 第26-27页 |
·、 心律不齐相关算法 | 第27-28页 |
·、 疾病诊断相关算法 | 第28页 |
·、 心电压缩算法 | 第28-30页 |
·、 其它算法 | 第30页 |
·、 国内心电算法 | 第30-41页 |
·、 ECG分析中室扑、室颤快速识别方法的研究 | 第30-31页 |
·、 ECG中50Hz干扰的抑制及其性能 | 第31页 |
·、 QRS波的多尺度融合检测算法 | 第31-32页 |
·、 VSS算法用于抑制心电图中50Hz干扰 | 第32页 |
·、 改善ECG中50Hz干扰的抑制性能 | 第32页 |
·、 基于DSP实现ECG信号的小波变换 | 第32页 |
·、 α参数平均的AR谱估计在心率变异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 基于数学形态学方法的心电图波形分离技术 | 第33-34页 |
·、 基于小波变换的ECG信号消噪 | 第34-35页 |
·、 基于小波变换的QRS综合波识别算法 | 第35页 |
·、 模糊算法在心律失常病类判别中的应用 | 第35页 |
·、 心电图定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 第35-36页 |
·、 心电信号QRS波的识别算法及程序设计 | 第36-37页 |
·、 心电信号的Lipschitz指数与基于小波变换的去噪算法 | 第37页 |
·、 心率变异(HRV)信号的谱分析方法研究 | 第37-38页 |
·、 演化算法在T波终点检测中的应用 | 第38页 |
·、 一种检测分析心电波形的算法 | 第38-39页 |
·、 一种心电波群实时检测的新算法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库的设计 | 第41-52页 |
·、 数据库的选择 | 第41-42页 |
·、 数据库基本表的设计和基本表之间的关系 | 第42-47页 |
·、 各个基本表 | 第42-44页 |
·、 数据库关系 | 第44-47页 |
·、 数据库与Delphi之间的数据传输 | 第47-48页 |
·、 数据库数据的写入 | 第48-50页 |
·、 数据库数据的查询 | 第50-52页 |
第四章 、 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用户界面的设计 | 第52-59页 |
·、 用户界面的总体介绍 | 第52-54页 |
·、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管理及其功能 | 第54-59页 |
·、 心电数据库 | 第54页 |
·、 当前心电数据库 | 第54页 |
·、 算法简介 | 第54页 |
·、 算法分类 | 第54-55页 |
·、 算法数据库 | 第55-56页 |
·、 心电参数 | 第56页 |
·、 相关疾病 | 第56页 |
·、 病人病历 | 第56-57页 |
·、 病人ECG | 第57-58页 |
·、 心电分析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