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2 理论的回顾 | 第12-13页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页 |
4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第13-14页 |
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 生产力要素组合与农村经济增长 | 第16-25页 |
·经济增长 | 第16-17页 |
·经济增长的定义 | 第16页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第16-17页 |
·决定农村经济增长的生产力要素 | 第17-25页 |
·投入(资本、劳动) | 第17-18页 |
·制度 | 第18-20页 |
·技术 | 第20-21页 |
·自然资源 | 第21-22页 |
·产业结构 | 第22-23页 |
·生产力要素组合(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 | 第23-25页 |
2 投入、技术和制度对宁夏农业增长的影响 | 第25-33页 |
·对增长要素涵义的认识 | 第25-2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CD函数的一般化 | 第2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对模型的解释 | 第27-28页 |
·数据来源及计量模型估算 | 第28-29页 |
·投入产出要素的取值及依据 | 第28页 |
·计量模型估算 | 第28-29页 |
·宁夏农业增长的解释 | 第29-33页 |
·历史的回顾 | 第29-30页 |
·经济增长的总体评价 | 第30-31页 |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评价 | 第31-33页 |
3 回族传统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3-46页 |
·传统文化与回族经济行为 | 第33-35页 |
·传统文化 | 第33页 |
·传统文化决定回族的经济观念 | 第33-34页 |
·商业贸易是回族人生存和发展的传统产业 | 第34页 |
·商业贸易活动和回族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 第34-35页 |
·宁夏回族优势行业的典型案例 | 第35-37页 |
·牛羊等畜牧产业 | 第35页 |
·牛羊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农村工业 | 第35-36页 |
·批零贸易业 | 第36页 |
·清真食品和餐饮业 | 第36-37页 |
·回族风情旅游业 | 第37页 |
·宁夏回族优势行业的数据分析 | 第37-43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37页 |
·宁夏回汉地区各行业数据对比分析 | 第37-43页 |
·对回族行业分析结论的解释 | 第43-46页 |
·畜牧业 | 第44页 |
·农村工业 | 第44页 |
·批零贸易业 | 第44-45页 |
·餐饮业 | 第45-46页 |
4 农业与农村结构调整与宁夏农村经济发展 | 第46-57页 |
·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 第46-47页 |
·简述 | 第46页 |
·理论依据 | 第46-47页 |
·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条件 | 第47-48页 |
·科技进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 | 第47-48页 |
·市场需求影响农业结构调整 | 第48页 |
·宁夏农业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48-54页 |
·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构成分析 | 第49-51页 |
·收入支出的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宁夏农业生产的区域资源优势分析 | 第53-54页 |
·依据本地区的生产力要素调整宁夏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 第54-57页 |
·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结构 | 第54-55页 |
·依靠生产投入调整结构 | 第55页 |
·依靠制度创新调整结构 | 第55-56页 |
·依据资源条件调整结构 | 第56-57页 |
5 发展宁夏农村经济的对策--从生产力要素角度的分析 | 第57-66页 |
·投入的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资本投入的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劳动投入的政策建议 | 第58-59页 |
·制度安排的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农村改革制度创新 | 第59-60页 |
·引导民族地区农民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 第60-62页 |
·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 第62-63页 |
·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