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第12-13页
     ·生态系统恢复的保障第13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第13-14页
   ·研究进展第14-23页
     ·发展历程第14-16页
     ·理论研究第16-21页
     ·黄河流域相关研究第21-23页
   ·本文研究的基础第23-27页
     ·理论基础第23-26页
     ·应用手段第26-27页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27-30页
     ·研究内容第27页
     ·研究思路第27-30页
第二章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一般理论第30-52页
   ·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特征第30-32页
     ·概念第30页
     ·结构与功能第30-31页
     ·主要特点第31页
     ·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第31-32页
   ·水与流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第32-34页
     ·水与坡高地生态系统的关系第32-33页
     ·水与河湖生态系统的关系第33-34页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概念第34-35页
     ·生态环境需水概念第34-35页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概念第35页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的结构层次第35-36页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的组成第36-43页
     ·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的组成第36-39页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的组成第39-43页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的特性第43-46页
     ·统一性第43-44页
     ·空间性第44页
     ·时间性第44-45页
     ·阈值性第45-46页
     ·兼容性第46页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第46-50页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第46-47页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与其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第47-48页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体系第48-50页
   ·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流域坡高地和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第52-73页
   ·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第52-57页
     ·植物需水的计算方法第52-56页
     ·土壤需水计算方法第56页
     ·坡高地生态环境缺水计算方法第56-57页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第57-69页
     ·已有计算方法比较第57-65页
     ·本文计算方法第65-69页
   ·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总量计算方法第69-70页
     ·计算原则第69页
     ·计算方法第69-70页
   ·坡高地和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等级划分第70-72页
     ·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等级划分第70-71页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等级划分第71-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黄河流域坡高地和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第73-125页
   ·基本概况及问题第73-77页
     ·自然概况第73-75页
     ·水资源利用状况第75页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75-77页
   ·黄河流域分区第77-83页
     ·水资源分区第77-78页
     ·生态功能分区第78-83页
   ·黄河流域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及分析第83-103页
     ·坡高地生态系统及其耗水现状评价第83-90页
     ·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与缺水量计算及分析第90-95页
     ·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与缺水量情景预测第95-103页
   ·黄河流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及分析第103-122页
     ·河道生态环境及其用水现状评价第103-108页
     ·河流生态环境功能第108-109页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及分析第109-119页
     ·河道最小生态环境需水分区贡献量计算第119-122页
   ·黄河流域坡高地和河道最小生态环境需水总量计算第122-123页
   ·小结第123-125页
第五章 面向水资源配置的黄河流域坡高地和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第125-139页
   ·生态环境用水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关系第125页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原则第125-126页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分析第126-128页
     ·水资源总量第126-127页
     ·生态环境用水量第127-128页
   ·影响因素分析及配置情景设定第128-133页
     ·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影响因素第128-130页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影响因素第130-132页
     ·配置情景设定第132-133页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及分析第133-138页
     ·坡高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第133页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第133-134页
     ·坡高地和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总量第134-137页
     ·结果分析第137-138页
   ·小结第138-13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39-143页
   ·主要结论第139-141页
   ·特色之处第141页
   ·展望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2页
附表第152-199页
致谢第199-200页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证券经纪法律关系性质初探
下一篇:多遥感信息源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