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风电机组结构及其主要噪声源 | 第10-13页 |
·风电机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0页 |
·风电机组技术特点 | 第10-11页 |
·风电机组主要噪声源 | 第11-12页 |
·风电噪声频率特性 | 第12-13页 |
·风电噪声的危害 | 第13-14页 |
·叶片噪声气动声学预测方法 | 第14-16页 |
·叶片气动声学理论 | 第14-15页 |
·叶片噪声气动声学预测模型 | 第15-16页 |
·叶片噪声点声源辐射预测方法 | 第16-18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我国风电机组噪声辐射特性 | 第19-38页 |
·风电机组概况 | 第19-22页 |
·风电机组机舱隔声量 | 第22-25页 |
·测点设置 | 第22-23页 |
·测量条件及方法 | 第23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风电机组噪声频谱特性 | 第25-28页 |
·测点设置 | 第25-26页 |
·测量条件及方法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风电机组噪声衰减特性 | 第28-35页 |
·测点设置 | 第28-30页 |
·测量条件及方法 | 第30页 |
·测量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风电机组噪声指向性 | 第35-36页 |
·测点设置 | 第35页 |
·测量条件及方法 | 第35页 |
·测量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3章 风电机组噪声预测 | 第38-49页 |
·NASA模型的基本形式 | 第38-41页 |
·符合我国风电机组噪声特点的预测模型研究 | 第41-49页 |
·分析叶片后缘形状影响后对预测模型的修正 | 第41-42页 |
·利用实际风电机组K_a(f)曲线对预测模型的修正 | 第42-44页 |
·对预测模型的指向性修正 | 第44-45页 |
·声传播过程中的空气吸收衰减与地面吸收衰减 | 第45-46页 |
·修正后风电机组噪声预测模型验证 | 第46-49页 |
第4章 风电机组噪声预测简化 | 第49-53页 |
·采用点声源模型预测风电噪声的可行性 | 第49-50页 |
·风电机组噪声声功率级与指向性指数计算 | 第50-53页 |
第5章 风电场噪声预测软件 | 第53-58页 |
·风电场噪声预测软件 | 第53-54页 |
·风电场噪声屏障衰减修正 | 第54-5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8-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58-59页 |
·创新点 | 第58页 |
·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附录1 风电场山体屏障衰减量估算速查表 | 第59-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作者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