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易》哲理与《内经》思维几点认识--以“阴阳”、“循环”、“调和”、“整体”论为主研究
引言 | 第1-5页 |
一、 研究动机及目的 | 第4页 |
二、 研究范围 | 第4-5页 |
第一章 《周易》阐述 | 第5-11页 |
第一节 《周易》成书年代 | 第5-8页 |
一、 简考《易经》成书年代 | 第5-6页 |
二、 简考《易传》成书年代 | 第6-8页 |
第二节 《周易》思想渊源 | 第8-11页 |
一、 太极 | 第8-9页 |
二、 阴阳 | 第9页 |
三、 天、地、人为一个整体 | 第9-11页 |
第二章 《内经》阐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简考《内经》成书年代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内经》思想渊源 | 第12-15页 |
一、 《内经》思想渊源于《周易》 | 第12-13页 |
二、 《内经》思想渊源于《老子》与《庄子》 | 第13-15页 |
第三章 《周易》哲学与《内经》思维分析 | 第15-43页 |
第一节 “阴阳”观 | 第15-28页 |
一、 阴阳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 《周易》和《内经》的“阴阳”观 | 第16-28页 |
(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 | 第17-20页 |
(二) 阴阳消息 | 第20-24页 |
(三) 阴阳互根 | 第24-26页 |
(四) “形而上”和“形而下”的阴阳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循环”和“调和”观 | 第28-37页 |
一、 “循环”观 | 第28-35页 |
(一) 《周易》的循环观 | 第28-31页 |
(二) 《内经》的循环观 | 第31-35页 |
二、 “调和”观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整体”观 | 第37-43页 |
结语 | 第43-46页 |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