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8页 |
| 第二章 常用线性化技术分析 | 第8-21页 |
| ·功率回退线性化技术 | 第8页 |
| ·负反馈线性化技术 | 第8-12页 |
| ·包络负反馈技术 | 第9-10页 |
| ·笛卡儿环(Cartesian Loop)负反馈技术 | 第10-11页 |
| ·两极环负反馈式技术 | 第11-12页 |
| ·射频(RF)负反馈技术 | 第12页 |
|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 第12-15页 |
| ·非线性成分的线性放大器(LINC)技术 | 第13页 |
| ·基带预失真技术 | 第13-14页 |
| ·射频预失真技术 | 第14-15页 |
| ·前馈线性化技术 | 第15-19页 |
| ·前馈双环线性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 ·前馈双环功率放大器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加导频控制的前馈双环电路 | 第18-19页 |
| ·前馈单环线性化技术的提出 | 第19页 |
| ·几种线性化技术的性能比较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分析 | 第21-26页 |
| ·高频大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 第21-23页 |
|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指标 | 第23-26页 |
| 第四章 前馈单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研究 | 第26-41页 |
| ·前馈单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 ·前馈单环功率放大器的环路抑制性能 | 第28-32页 |
| ·幅度失配与相位失配对抑制性能的影响(无延迟失配) | 第30-31页 |
| ·延迟失配对抑制性能的影响(无相位、幅度失配) | 第31-32页 |
| ·前馈单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效率 | 第32-34页 |
| ·前馈单环支路的最佳耦合因子C_(DC) | 第34-36页 |
| ·前馈单环功率放大器的失真抑制量 | 第36-37页 |
| ·误差信号发生器的特性分析 | 第37-41页 |
| ·器件的离散性和温度变化对误差信号发生器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 ·环路信号抑制性能(CP) | 第38-41页 |
| 第五章 前馈单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 第41-49页 |
| ·前馈单环电路的硬件选择及电路设计 | 第41-46页 |
| ·主、误差功率放大器电路模块的设计 | 第41-43页 |
| ·误差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 | 第43-44页 |
| ·AGC电路的设计 | 第44-45页 |
| ·增益、相移调整网络的设计 | 第45页 |
| ·输出耦合器 | 第45-46页 |
| ·前馈单环电路的硬件调试 | 第46-49页 |
| ·AGC电路调试 | 第46-47页 |
| ·误差信号发生器的调试 | 第47页 |
| ·主功率放大器的调试 | 第47-48页 |
| ·环路上、下支路的匹配调试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前馈单环电路的稳定性控制 | 第49-60页 |
| ·LDMOS温度效应 | 第49-55页 |
| ·LDMOS高温等效特性 | 第49-51页 |
| ·模型参数和温度关系 | 第51-53页 |
| ·LDMOS的导通电阻与最大输出功率 | 第53-55页 |
| ·前馈单环功率放大器的温度特性 | 第55-57页 |
| ·主放大器的温度特性 | 第55-57页 |
| ·误差信号发生器的温度特性 | 第57页 |
| ·加控制电路的前馈单环功率放大器 | 第57-6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附录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