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第1-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 当前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 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 | 第9-10页 |
四、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结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信息资源与信息共享 | 第11-18页 |
一、 信息资源与信息共享的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一) 信息与信息资源 | 第11-12页 |
(二) 信息资源的公共性 | 第12-14页 |
二、 信息化与信息共享 | 第14-18页 |
(一) 信息化的形成 | 第14-15页 |
(二)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及表现 | 第15-16页 |
(三) 信息共享 | 第16页 |
(四) 信息自由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 第18-26页 |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 | 第18-20页 |
(一) 知识产权的涵义及本质 | 第18-19页 |
(二) 知识产权的特征 | 第19-20页 |
二、 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哲学考察 | 第20-24页 |
(一) 平衡精神:知识产权制度的立法动因 | 第21-22页 |
(二) 公平正义原则: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价值 | 第22页 |
(三) 公益性:价值目标追求中的法律正义 | 第22-23页 |
(四) 合理性:制度创设活动中的法律正义 | 第23-24页 |
三、 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与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 | 第26-36页 |
一、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二重性 | 第26-28页 |
(一) 知识产权保护对信息资源创造的有效激励 | 第26-27页 |
(二) 知识产权保护对信息资源共享的抑制与约束 | 第27-28页 |
二、 利益:冲突的焦点 | 第28-31页 |
(一)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 第28-29页 |
(二) 利益分配的失衡 | 第29-30页 |
(三) 国际信息利益差别问题 | 第30-31页 |
三、 冲突的本质及表现:公权与私权的对立 | 第31-36页 |
(一) 知识产权是“公权”还是“私权”? | 第31-32页 |
1 、 知识产权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分析 | 第31-32页 |
2 、 知识产权是公共性很强的私权 | 第32页 |
(二) 冲突的表现 | 第32-36页 |
1 、 信息的无国界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地域性的矛盾 | 第33页 |
2 、 信息的共享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专有性的矛盾 | 第33-34页 |
3 、 信息的快速传递、更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时效性的矛盾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协调 | 第36-46页 |
一、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协调的重要性 | 第36-38页 |
(一) 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共享的对立统一关系 | 第37页 |
(二)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协调的意义 | 第37-38页 |
二、 利益均衡是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共享冲突相协调的基本点 | 第38-42页 |
(一) 知识产权保护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38-40页 |
(二) 利益均衡--公权与私权协调的基点 | 第40-42页 |
三、 构建新的平衡--利益之争与制度安排 | 第42-46页 |
(一) 知识产权保护是信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 | 第42-43页 |
(二) 利益平衡与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 | 第43-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