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信用资源的供给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及全文结构安排 | 第14页 |
| ·本文创新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信用资源的重要性和特征 | 第16-29页 |
| ·资源概述 | 第16-17页 |
| ·信用资源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 第17-24页 |
| ·信用和信用资源的基本概念 | 第17-21页 |
| ·信用资源的重要性 | 第21-24页 |
| ·信用资源的经济学特征 | 第24-29页 |
| ·信用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的共同特征 | 第24-25页 |
| ·信用资源的独有特征 | 第25-29页 |
| 第三章 信用资源的需求与供给 | 第29-35页 |
| ·信用资源的需求 | 第29-32页 |
| ·市场经济对信用资源的需求 | 第29-30页 |
| ·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信用资源需求的因素 | 第30-32页 |
| ·信用资源的供给 | 第32-35页 |
| ·市场机制的自动供给 | 第32-33页 |
| ·政府对经济调控的直接供给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影响信用资源供给的因素分析 | 第35-43页 |
| ·产权制度因素 | 第35-36页 |
| ·法律法规因素 | 第36-37页 |
| ·政府示范效应因素 | 第37-38页 |
| ·惩罚成本因素 | 第38-40页 |
| ·社会舆论因素 | 第40-41页 |
| ·信息不对称性因素 | 第41页 |
| ·交易环境因素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我国信用资源供给状况评估 | 第43-64页 |
| ·我国历史上的信用状况 | 第43-48页 |
| ·我国当前信用资源状况评估 | 第48-53页 |
| ·转型期我国信用资源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53-64页 |
| ·博弈模型分析 | 第54-59页 |
| ·原因总结 | 第59-64页 |
| 第六章 增加我国信用资源有效供给的对策研究 | 第64-72页 |
|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尽快转变政府职能 | 第64-65页 |
| ·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企业产权制度 | 第65页 |
| ·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加大失信的惩罚成本 | 第65-67页 |
|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 第67页 |
| ·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体系 | 第67-69页 |
| ·创新思维定式 | 第69-72页 |
| 注释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