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lⅠ基因和cbhⅡ基因的克隆及玉米再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纤维素酶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玉米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DREB转录因子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 | 第23-24页 |
·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41页 |
·基因克隆 | 第29-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3页 |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33-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3-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7页 |
·玉米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 第37-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40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8页 |
·基因克隆 | 第41-50页 |
·真菌总DNA的提取 | 第41页 |
·基因克隆PCR引物设计 | 第41-42页 |
·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 | 第42-44页 |
·葡聚糖外切酶基因的克隆 | 第44-46页 |
·序列分析 | 第46-50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53页 |
·中间表达载体pAHG的构建 | 第50页 |
·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DG的构建 | 第50-53页 |
·玉米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53-58页 |
·基因型和PGR对Ⅱ型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53-55页 |
·基因型和PGR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第55-57页 |
·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 第57页 |
·植株再生和驯化移栽 | 第57页 |
·双丙氨膦筛选压力的确定 | 第57-58页 |
4 讨论 | 第58-61页 |
5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图版 | 第77-79页 |
图版说明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