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的重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研究重点和关键问题 | 第19页 |
·创新点 | 第19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9-21页 |
2 城市化及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理论研究 | 第21-31页 |
·相关概念分析 | 第21-24页 |
·城市化及其发展规律 | 第21-22页 |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 第22-24页 |
·基础理论研究 | 第24-31页 |
·区位理论 | 第24-26页 |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第26-28页 |
·地租理论 | 第28-29页 |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理论 | 第29-31页 |
3 浙江城市化及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分析 | 第31-45页 |
·浙江城市化发展历程及比较 | 第31-33页 |
·浙江省基本概述 | 第31页 |
·浙江城市化历程 | 第31-32页 |
·浙江与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比较 | 第32-33页 |
·浙江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变化 | 第33-36页 |
·建设用地总量变化 | 第33-34页 |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 | 第34-36页 |
·浙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标分析 | 第36-45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6-37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39页 |
·分析区域界定 | 第39-40页 |
·指标数据来源 | 第40页 |
·指标数据分析 | 第40-45页 |
4 浙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第45-59页 |
·评价方法选择 | 第45-47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5-46页 |
·熵值法 | 第46-47页 |
·动态评价过程 | 第47-55页 |
·主成分确定权重的评价 | 第48-53页 |
·熵值法确定权重的评价 | 第53-55页 |
·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55页 |
·集约利用评价结论 | 第55-59页 |
5 浙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 第59-69页 |
·土地市场化发育程度 | 第59-60页 |
·城市化水平 | 第60-62页 |
·人口因素 | 第60-61页 |
·城市规模膨胀 | 第61-62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62-63页 |
·经济发展总量 | 第62页 |
·产业结构 | 第62-63页 |
·技术进步 | 第63页 |
·政策制度 | 第63-64页 |
·建设用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影响分析 | 第64-69页 |
·省市政府、开发商企业与村集体各自利益分析 | 第65-66页 |
·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 第66-69页 |
6 浙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第69-73页 |
·完善市场机制,优化建设用地资源配置 | 第69-70页 |
·健全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机制 | 第69页 |
·加大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力度 | 第69-70页 |
·加强建设用地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 | 第70页 |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 第70-71页 |
·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加大建设用地利用强度 | 第71-72页 |
·挖掘土地潜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 第71页 |
·加强立体开发,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 第71页 |
·开展储备经营,增强建设用地发展后劲 | 第71-72页 |
·发挥政策宏观调控,构建双向激励机制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的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