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矿业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3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GIS相关产品及矿业GIS的解决方案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第14-18页 |
2.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第14-15页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17页 |
2.2.1 矿业权业务现状 | 第15-16页 |
2.2.2 矿业权业务特点 | 第16页 |
2.2.3 矿权业务的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2.3 系统开发资料清单 | 第17页 |
2.4 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8-26页 |
3.1 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3.1.1 系统设计思路 | 第18页 |
3.1.2 系统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3.2 系统的数据流程 | 第19-20页 |
3.3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第20-22页 |
3.3.1 参与系统的人员划分 | 第20页 |
3.3.2 系统的总体功能划分 | 第20-21页 |
3.3.3 系统主要功能 | 第21-22页 |
3.4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与关键技术 | 第22-24页 |
3.4.1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的原则 | 第22页 |
3.4.2 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 第22-24页 |
3.5 系统开发原则 | 第24-26页 |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第26-37页 |
4.1 空间数据库介绍 | 第26页 |
4.1.1 空间数据库的概念 | 第26页 |
4.1.2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 第26页 |
4.2 空间数据库设计 | 第26-29页 |
4.2.1 空间数据模型 | 第27页 |
4.2.2 空间数据结构与组织 | 第27-28页 |
4.2.3 空间数据库管理 | 第28-29页 |
4.3 属性数据库设计 | 第29-35页 |
4.3.1 属性数据库的功能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4.3.2 属性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30-35页 |
4.4 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连接 | 第35-37页 |
4.4.1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方式 | 第35页 |
4.4.2 Shape文件格式 | 第35-36页 |
4.4.3 连接实现的简要步骤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系统的功能模块、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61页 |
5.1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37-53页 |
5.1.1 系统实现功能 | 第37-38页 |
5.1.2 系统实现主流程 | 第38页 |
5.1.3 数据库技术部分的实现 | 第38-47页 |
5.1.4 图形操作部分的实现 | 第47-53页 |
5.2 用户界面设计与实现 | 第53-61页 |
5.2.1 系统主界面 | 第53-55页 |
5.2.2 文件管理界面 | 第55-56页 |
5.2.3 图层管理界面 | 第56-58页 |
5.2.4 数据库操作界面 | 第58-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6.1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1-62页 |
6.1.1 功能测试 | 第61页 |
6.1.2 稳定性、可移植性测试 | 第61页 |
6.1.3 测试实例 | 第61-62页 |
6.2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2.1 结论 | 第62页 |
6.2.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3页 |
致谢 | 第63-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