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核桃种质资源变异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缩写词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美国黑核桃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1.1 美国黑核桃的利用价值 | 第10-11页 |
1.1.2 我国黑核桃引种的现状 | 第11页 |
1.1.3 黑核桃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 第11-12页 |
1.2 RAPD标记在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7页 |
1.2.1 RAPD概述 | 第12-13页 |
1.2.2 RAPD在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 | 第13-17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 l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19页 |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9-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2.2.1 目标植株的选择 | 第20页 |
2.2.2 叶片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测定 | 第20-21页 |
2.2.3 RAPD分析 | 第21-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9页 |
3.1 形态学分类 | 第23-25页 |
3.1.1 变异黑核桃的主要植物形态学特征 | 第23-24页 |
3.1.2 四类黑核桃植株高度及基径粗度生长曲线 | 第24-25页 |
3.2 四类黑核桃的光合特性 | 第25-31页 |
3.2.1 四类黑核桃叶片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25-27页 |
3.2.2 四类黑核桃叶片Pn-PFD响应特性 | 第27-29页 |
3.2.3 四类黑核桃叶片Pn-C0_2响应特性 | 第29-31页 |
3.3 四类黑核桃的RAPD分析 | 第31-39页 |
3.3.1 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优化 | 第31-34页 |
3.3.2 四类黑核桃的RAPD分析结果 | 第34-38页 |
3.3.3 聚类分析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3页 |
4.1 形态学分类 | 第39页 |
4.2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 第39-40页 |
4.3 RAPD标记 | 第40-43页 |
4.3.1 DNA的提取 | 第40页 |
4.3.2 PCR反应条 | 第40-41页 |
4.3.3 RAPD与育种材料的早期选择 | 第41-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