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钛微细级钛精矿回转窑还原制取富钛料新工艺试验
| 1 前言 | 第1-17页 |
| ·攀钢发展富钛料的必要性 | 第6-9页 |
| ·攀枝花钛精矿的特性 | 第6页 |
| ·攀钢发展富钛料的必要性 | 第6-9页 |
| ·生产富钛料的方法 | 第9-11页 |
| ·电炉冶炼法 | 第9-10页 |
| ·选择氯化法 | 第10页 |
| ·锈蚀法 | 第10页 |
| ·酸浸法 | 第10-11页 |
| ·硫化浸出法 | 第11页 |
| ·溶剂萃取法 | 第11页 |
| ·攀钢有关富钛料试验 | 第11-12页 |
| ·富钛料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外情况 | 第12-15页 |
| ·电炉冶炼法 | 第12-15页 |
| ·还原锈蚀法等其它方法 | 第15页 |
| ·国内情况 | 第15-16页 |
| ·富钛料生产方法简评 | 第16-17页 |
| 2 本研究的设想 | 第17-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 ·直接还原概况 | 第17页 |
| ·本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直接还原技术原理 | 第18-19页 |
| ·工艺流程 | 第19页 |
| ·研究目标 | 第19-21页 |
| 3 试验部分 | 第21-29页 |
| ·试验原料和试剂 | 第21-22页 |
| ·钛精矿 | 第21页 |
| ·还原剂 | 第21-22页 |
| ·粘结剂 | 第22页 |
| ·添加剂 | 第22页 |
| ·试验设备 | 第22-24页 |
| ·试验方案和步骤 | 第24-26页 |
| ·混料 | 第24页 |
| ·造球 | 第24-25页 |
| ·干燥及焙烧 | 第25页 |
| ·直接还原 | 第25页 |
| ·磨选 | 第25-26页 |
| ·主要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26-29页 |
| ·球团强度 | 第26页 |
| ·耐磨性 | 第26页 |
| ·球团金属化率 | 第26页 |
| ·钛的分析 | 第26-27页 |
| ·铁的分析 | 第27-29页 |
| 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29-63页 |
| ·小型竖管直接还原、磨选探索试验 | 第29-35页 |
| ·添加剂用量 | 第29-30页 |
| ·还原温度 | 第30-32页 |
| ·还原时间 | 第32-33页 |
| ·金属化球团的磨选 | 第33-35页 |
| ·小结 | 第35页 |
| ·造球 | 第35-38页 |
| ·润磨时间 | 第36-37页 |
| ·粘结剂配比 | 第37页 |
| ·球团水份 | 第37-38页 |
| ·添加剂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页 |
| ·干燥及焙烧 | 第38-41页 |
| ·干燥 | 第38-40页 |
| ·焙烧 | 第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直接还原 | 第41-47页 |
| ·入窑温度 | 第41-42页 |
| ·加煤制度 | 第42-43页 |
| ·C/Fe试验 | 第43页 |
| ·还原时间 | 第43-44页 |
| ·回转窑填充系数 | 第44-45页 |
| ·干燥焙烧球团及冷固球团对比试验 | 第45页 |
| ·验证试验 | 第45-46页 |
| ·工艺参数 | 第46页 |
| ·验证试验结果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磨选 | 第47-58页 |
| ·磨矿时间 | 第47-48页 |
| ·不同选别方法的试验 | 第48-52页 |
| ·磁力脱水槽分选试验 | 第49-51页 |
| ·筒式磁选机试验 | 第51-52页 |
| ·摇床分选试验 | 第52页 |
| ·流程试验 | 第52-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产品性能 | 第58-59页 |
| ·富钛料和铁粉的沉降特性及过滤特性 | 第58页 |
| ·产品性能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页 |
| ·关于回转窑结圈分析 | 第59-63页 |
| 5 结论 | 第63-66页 |
| 6 其它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