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结构的振动与抗风分析
第1章 绪论 | 第1-29页 |
·概述 | 第10-14页 |
·高层建筑的定义 | 第10-11页 |
·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 | 第11-13页 |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演变 | 第13-14页 |
·双塔结构的定义、类型、特点 | 第14-2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国内外双塔结构工程实例 | 第15页 |
·双塔结构实例简介 | 第15-23页 |
·双塔结构特点 | 第23-24页 |
·双塔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引言 | 第24页 |
·国内外双塔结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8页 |
·本文的主要实际意义 | 第28-29页 |
第2章 双塔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29-54页 |
·引言 | 第29页 |
·计算模式 | 第29-30页 |
·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Lanczos方法 | 第30-31页 |
·子结构(即超单元法)简介 | 第31-37页 |
·子结构概述 | 第31-32页 |
·子结构的方法简介 | 第32页 |
·超单元法的计算原理 | 第32-37页 |
·工程算例分析 | 第37-40页 |
·工程算例基本自振特性与参数分析 | 第40-52页 |
·基本自振特性分析 | 第40-47页 |
·参数分析与讨论 | 第47-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结构上的平均风荷载 | 第54-88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基本风压和风速 | 第55-56页 |
·基本风速 | 第55-56页 |
·基本风压 | 第56页 |
·结构上的平均风荷载 | 第56-62页 |
·风荷载体型系数与结构物周围风的变化规律 | 第56-62页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 第62页 |
·地面粗糙度类别的划分原理和方法 | 第62-64页 |
·地面粗糙度类别划分的一些方法和结论 | 第62-63页 |
·地面粗糙度类别划分的指导思想 | 第63页 |
·风流程的变化规律 | 第63-64页 |
·我国规范合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建议 | 第64-66页 |
·双塔结构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静力分析 | 第66-87页 |
·水平荷载设计值 | 第66页 |
·基本静力性能 | 第66-80页 |
·参数分析 | 第80-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4章 双塔结构风致振动的频域分析 | 第88-115页 |
·引言 | 第88-89页 |
·结构上的随机风荷载的描述 | 第89-97页 |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 第90页 |
·风的紊流性质 | 第90-91页 |
·漩涡脱落现象 | 第91-92页 |
·脉动风的概率特性 | 第92-94页 |
·作用在双塔结构上的脉动风 | 第94-97页 |
·风振随机响应的分析方法 | 第97-100页 |
·基本假设 | 第97页 |
·双塔结构的顺风向响应公式的推导 | 第97-100页 |
·双塔结构的横风向风振 | 第100-102页 |
·横风向风力谱的一些重要参数 | 第100-102页 |
·双塔结构的扭转振动及动力风荷载 | 第102-107页 |
·考虑横风向和扭转风向的振动的条件 | 第102-105页 |
·扭转风向振动及其动力风荷载 | 第105-107页 |
·双塔结构的抗风分析 | 第107-113页 |
·风振响应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107页 |
·双塔结构风振响应的基本性能 | 第107-110页 |
·双塔结构风振响应的参数分析 | 第110-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结论 | 第115-117页 |
·展望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