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分布式对象计算 | 第8-9页 |
1.1.1 分布式计算的优点 | 第8页 |
1.1.2 对象模型 | 第8-9页 |
1.1.3 分布式对象技术 | 第9页 |
1.2 主流的分布式计算技术 | 第9-12页 |
1.2.1 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 | 第9-10页 |
1.2.2 COM/DCOM模型 | 第10-12页 |
1.3 智能Agent及其发展 | 第12-14页 |
1.3.1 智能Agent的定义 | 第12-13页 |
1.3.2 智能Agent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智能Agent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Agent理论模型 | 第17-33页 |
2.1 智能Agent的心智要素及其性质 | 第17-18页 |
2.1.1 对Agent思维状态的直观描述 | 第17-18页 |
2.1.2 信念和意图的关系 | 第18页 |
2.1.3 意图和愿望的关系 | 第18页 |
2.2 现代逻辑基础 | 第18-23页 |
2.2.1 形式系统 | 第19-20页 |
2.2.2 模态逻辑及正规系统 | 第20-21页 |
2.2.3 可能世界语义学 | 第21-22页 |
2.2.4 正规结构 | 第22-23页 |
2.3 BDI模型的逻辑描述研究 | 第23-27页 |
2.3.1 Cohen和Levesque的BDI模型 | 第23-24页 |
2.3.2 Rao和Georgeff的模型 | 第24-27页 |
2.4 针对现有模型的修改意见 | 第27-32页 |
2.4.1 逻辑全知问题 | 第27-30页 |
2.4.2 纯逻辑学模型不能达到效用最优化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Agent组成结构和Agent间通信 | 第33-47页 |
3.1 Agent基本结构 | 第33-34页 |
3.2 Agent的结构分类 | 第34-39页 |
3.2.1 慎思Agent | 第34-35页 |
3.2.2 反应Agent | 第35-36页 |
3.2.3 混合结构Agent | 第36-37页 |
3.2.4 结构举例 | 第37-38页 |
3.2.5 Agent结构小节 | 第38-39页 |
3.3 Agent间通信 | 第39-46页 |
3.3.1 通讯方式 | 第39-40页 |
3.3.2 Agent通讯语言 | 第40页 |
3.3.3 KQML | 第40-41页 |
3.3.4 本体论及本体 | 第41-43页 |
3.3.5 基于KQML的Agent通讯体系结构 | 第43-44页 |
3.3.6 Agent间的通讯模型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Agent开发平台Aglet和JKQML | 第47-54页 |
4.1 Aglet | 第47-51页 |
4.1.1 Aglet系统框架 | 第47-48页 |
4.1.2 Agent传输协议(ATP | 第48-50页 |
4.1.3 Aglet对象生命周期 | 第50-51页 |
4.1.4 Aglet安全性 | 第51页 |
4.1.5 互操作性 | 第51页 |
4.2 JKQML | 第51-53页 |
4.2.1 JKQML系统构架 | 第51-53页 |
4.2.2 JKQML行为原语 | 第53页 |
4.2.3 JKQML的应用 | 第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基于Agent分布式计算的实现 | 第54-63页 |
5.1 需求描述 | 第54页 |
5.2 系统分析 | 第54-56页 |
5.3 开发环境 | 第56页 |
5.4 运行图例 | 第56-61页 |
5.5 基于Agent的分布式计算的优势 | 第61-63页 |
6 结束语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