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仪式对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功能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导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缘起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 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6-19页 |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民族特色仪式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基础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 ·社会控制理论 | 第17页 |
| ·仪式功能理论 | 第17-19页 |
| 3 民族地区维持社会稳定的特殊性分析 | 第19-22页 |
|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环境 | 第19页 |
| ·社会控制的特殊性 | 第19-22页 |
| 4 民族特色仪式与风俗习惯之关系分析 | 第22-26页 |
| ·民族特色仪式及风俗习惯的特征 | 第22-23页 |
| ·民族特色仪式的特征 | 第22-23页 |
| ·风俗习惯的特征 | 第23页 |
| ·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23-26页 |
| 5 民族特色仪式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分析 | 第26-40页 |
| ·强化社会规范 | 第26-29页 |
| ·促进社会整合 | 第29-35页 |
| ·有助于集体意识培养 | 第29-30页 |
| ·有利于社会关系巩固 | 第30-32页 |
| ·有益于社会心理调适 | 第32-35页 |
| ·可能的负面影响 | 第35-40页 |
| ·包含愚昧落后因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5-36页 |
| ·强化传统权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6-38页 |
| ·增强民族认同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8-40页 |
| 6 对策与建议 | 第40-44页 |
|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实现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 | 第40-41页 |
| ·借助民族特色仪式实现民族地区有效治理 | 第41-42页 |
| ·引导吸纳民族仪式体系,强化国家认同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学习情况 | 第48-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