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陶瓷晶粒生长仿真的三维扩展及并行方式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3页
 1.1 前言第7页
 1.2 陶瓷的显微结构第7-14页
  1.2.1 微观结构的定义第7-8页
  1.2.2 微观结构的演化第8-10页
  1.2.3 微观结构的系统描述第10-11页
  1.2.4 陶瓷显微结构与分形几何第11-14页
 1.3 陶瓷烧结的驱动力第14-15页
 1.4 陶瓷烧结的物质传输第15-16页
 1.5 陶瓷烧结的理论分析方法第16-20页
  1.5.1 比例定律第16-17页
  1.5.2 分析模型第17-19页
  1.5.3 数值模拟方法第19-20页
 1.6 晶粒生长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第20-22页
  1.6.1 计算机仿真模型的分类第20-21页
  1.6.2 Monte Carlo仿真模型第21-22页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陶瓷晶粒生长仿真的三维扩展第23-46页
 2.1 概述第23-24页
 2.2 钛酸钡系陶瓷结构第24页
 2.3 晶粒中离子的受力情况分析第24-29页
  2.3.1 二维情况第25-27页
  2.3.2 三维情况第27-29页
 2.4 晶粒的随机取向第29-35页
  2.4.1 二维情况第29-32页
  2.4.2 三维情况第32-35页
 2.5 边界处理方法第35-37页
 2.6 三维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第37-45页
  2.6.1 原子线度三维仿真的主要思路第38页
  2.6.2 数据结构第38-39页
  2.6.3 原子线度三维仿真程序流程图第39-41页
  2.6.4 核心生长过程描述第41页
  2.6.5 原子线度仿真的主要参数第41-42页
  2.6.6 程序功能模块第42-45页
 2.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三维仿真结果分析第46-64页
 3.1 不同参数对晶粒生长的影响第46-52页
  3.1.1 初始种子数目对晶粒生长的影响第46页
  3.1.2 种子激活系数对晶粒生长的影响第46-49页
  3.1.3 原子半径对晶粒生长的影响第49页
  3.1.4 烧结温度对晶粒生长的影响第49-52页
 3.2 原子线度模拟的系列演化图形第52-56页
 3.3 定量仿真结果分析第56-62页
  3.3.1 晶粒生长动力学定量结果分析第56-57页
  3.3.2 晶粒生长过程中的分形维数分析第57-62页
 3.4 与实际陶瓷照片的对照第62-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晶粒生长仿真的并行计算方式第64-77页
 4.1 前言第64页
 4.2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方法第64-66页
  4.2.1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思路第64-65页
  4.2.2 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第65页
  4.2.3 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过程第65-66页
 4.3 晶粒生长的并行计算方法设计第66-70页
  4.3.1 基本的设计思路第66页
  4.3.2 并行计算方法设计第66-69页
  4.3.3 晶粒生长的并行计算方法描述第69-7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0-76页
  4.4.1 仿真速度第70-72页
  4.4.2 仿真性能第72-76页
 4.5 三维实现第76页
 4.6 晶粒生长并行计算方法的总结与改进第76页
 4.7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77-79页
 5.1 晶粒生长建模及仿真研究的总结第77-78页
 5.2 不足与改进建议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 程序清单第82-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动态配置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下一篇:“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韵律驱动下的句法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