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辩证唯物主义论文--认识论、反映论论文

认识效率论

一、 认识效率问题的提出第1-10页
二、 认识效率的概念及本质第10-18页
 (一) 认识效率的概念第11-14页
 (二) 认识效率的本质第14-18页
三、 制约人的认识效率因素分析第18-38页
 (一) 认识主体第18-26页
  1. 主体的生理状况对认识效率的制约第19-21页
  2. 主体的认知结构对认识效率的制约第21-23页
  3. 主体的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效率的制约第23-25页
  4. 主体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对认识效率的制约第25-26页
 (二) 认识客体第26-30页
  1. 认识客体作为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体对认识效率的制约第27-29页
  2. 认识客体作为现实存在与发展变化的矛盾统一体对认识效率的制约第29-30页
 (三) 认识中介第30-37页
  1. 认识工具对认识效率的制约第31-33页
  2. 认识氛围对认识效率的制约第33-37页
 (四) 评价认识效率的原则第37-38页
  1. 价值原则第37页
  2. 实践原则第37-38页
  3. 历史原则第38页
四、 提高认识效率的方式与途径第38-52页
 (一) 提高认识效率的方式第40-42页
  1. 节约型效率提高第40页
  2. 增产型效率提高第40-42页
 (二) 提高认识效率的途径第42-52页
  从主体来看:第42-47页
   1.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第42-44页
   2. 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发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第44-45页
   3. 增强主体效率意识第45页
   4. 实行认识专业化和加强认识交流与传播第45-46页
   5. 不断提高主体的素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46-47页
  从社会来看:第47-52页
   1、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第47-49页
   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供优越的政策服务第49页
   3、 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第49-52页
|注释第52-53页
主要参考书目及阅读文献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甲骨卜辞中看帚好的社会地位
下一篇:现代女性作家心路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