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特性研究与模拟程序开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地源热泵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页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地源热泵数学模型的发展 | 第13-18页 |
·IGSHPA 模型——线热源理论 | 第13-15页 |
·Kavanaugh 模型——柱热源理论 | 第15-16页 |
·Eskilson 模型——线源混合解法 | 第16-17页 |
·离散化数值计算模型 | 第17-18页 |
·地源热泵系统辅助设计软件发展现状 | 第18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2 地源热泵工程设计 | 第20-26页 |
·建筑冷、热负荷计算 | 第20-21页 |
·系统方案比较 | 第21页 |
·地下换热器系统设计 | 第21-22页 |
·地埋管换热系统水力计算 | 第22-26页 |
·埋管压力损失计算 | 第22-24页 |
·地埋管系统循环水泵选择 | 第24-25页 |
·系统主要设备汇总 | 第25-26页 |
3 地源热泵工程运行分析 | 第26-47页 |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 第26页 |
·夏季运行特性分析 | 第26-36页 |
·地下土壤温度场变化 | 第26-27页 |
·地下埋管换热器特性分析 | 第27-33页 |
·屋顶风冷冷水机组辅助供冷运行分析 | 第33页 |
·制冷季间歇运行土壤温度恢复 | 第33-35页 |
·地源热泵系统夏季运行小结 | 第35-36页 |
·冬季运行特性分析 | 第36-44页 |
·地下土壤温度场变化 | 第36页 |
·地下埋管换热器特性分析 | 第36-42页 |
·供热季间歇运行土壤恢复 | 第42-44页 |
·地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小结 | 第44页 |
·过渡季节土壤温度特性 | 第44-47页 |
·制冷至供热过渡季节土壤温度变化 | 第45页 |
·供热至制冷过渡季节土壤温度变化 | 第45-47页 |
4 地源热泵模拟软件数学模型 | 第47-56页 |
·垂直U 形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模型 | 第47-50页 |
·各项热阻值的计算 | 第47-49页 |
·垂直地埋管钻孔长度计算 | 第49-50页 |
·垂直U 形地埋管换热器模拟模型 | 第50-56页 |
·钻孔外区域传热模型 | 第50-52页 |
·动态负荷下钻孔壁温度响应 | 第52-53页 |
·间歇运行下钻孔壁温度响应 | 第53页 |
·钻孔内传热模型 | 第53-54页 |
·埋管进出水流体温度模拟 | 第54-56页 |
5 地源热泵设计模拟程序编制 | 第56-69页 |
·国内外地源热泵设计模拟软件简介 | 第56-58页 |
·EED 地能设计软件 | 第56-57页 |
·GLD 地能设计软件 | 第57-58页 |
·地热之星软件 | 第58页 |
·本文地源热泵设计模拟程序 | 第58-69页 |
·编程语言简介 | 第58页 |
·程序计算步骤 | 第58-60页 |
·程序输入项 | 第60-62页 |
·地源热泵程序功能及结果输出 | 第62-66页 |
·工程实例模拟与验证 | 第66-68页 |
·软件后续开发建议 | 第68-69页 |
6 地源热泵系统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第69-81页 |
·土壤及钻孔材料热物性对系统性能影响 | 第69-73页 |
·土壤及钻孔材料热物性对换热器水温变化贡献率 | 第69-70页 |
·土壤及回填材料热物性对能耗影响及其优化 | 第70-73页 |
·钻孔内热短路对系统性能影响 | 第73-75页 |
·热短路对系统性能影响程度 | 第73页 |
·钻孔内材料热物性对热短路大小影响 | 第73-75页 |
·系统运行方式对系统性能影响 | 第75-81页 |
·地源热泵机组75%负荷下运行 | 第75-76页 |
·地源热泵机组50%负荷下运行 | 第76-81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81-83页 |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建议及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