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6页 |
目录 | 第6-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图目录 | 第14-18页 |
表目录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46页 |
§1.1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C纤维简介 | 第20-26页 |
·SiC先驱体的合成 | 第21-23页 |
·纺丝与不熔化处理 | 第23-24页 |
·不熔化纤维的无机化过程 | 第24页 |
·Si-C-O相的高温分解和纤维的超高温烧结 | 第24-26页 |
§1.2 SiC纤维的发展状况 | 第26-39页 |
·第一代SiC纤维 | 第27-32页 |
·第二代SiC纤维 | 第32-34页 |
·第三代SiC纤维 | 第34-39页 |
§1.3 国内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C纤维的发展现状 | 第39-41页 |
§1.4 设计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41-46页 |
·SA型SiC纤维制备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1-4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4-46页 |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 | 第46-58页 |
§2.1 原材料及试剂 | 第46-47页 |
§2.2 先驱体PACS的合成 | 第47-49页 |
·聚二甲基硅烷的干燥 | 第47-48页 |
·聚硅碳硅烷的合成 | 第48页 |
·聚铝碳硅烷的合成 | 第48-49页 |
§2.3 SA型SiC纤维的制备 | 第49-50页 |
·先驱体的熔融纺丝 | 第49页 |
·先驱体纤维的预氧化 | 第49-50页 |
·SA型SiC纤维的超高温烧结 | 第50页 |
§2.4 分析表征方法 | 第50-58页 |
·组成与结构分析 | 第50-53页 |
·形貌分析 | 第53页 |
·理化性能分析 | 第53-58页 |
第三章 PACS的合成机理探讨和工艺研究 | 第58-81页 |
§3.1 PACS的合成机理研究 | 第58-74页 |
·PACS合成过程的主要反应 | 第59-73页 |
·PACS的组成结构特点 | 第73-74页 |
§3.2 PACS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74-80页 |
·升温制度调整 | 第75-77页 |
·采用填料裂解柱缩短合成时间研究 | 第77-8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PACS纤维成形和预氧化工艺研究 | 第81-108页 |
§4.1 PACS的熔体流变性能 | 第81-88页 |
·PACS熔体的流体类型 | 第82-84页 |
·温度和铝含量对PACS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84-86页 |
·PACS可纺性与流变性能 | 第86-88页 |
§4.2 PACS的熔融纺丝研究 | 第88-98页 |
·PACS的熔融纺丝工艺研究 | 第88-90页 |
·PACS可纺性与其陶瓷产率的矛盾 | 第90-94页 |
·PCS与PACS共混改善可纺性 | 第94-98页 |
§4.3 PACS纤维的空气交联特性 | 第98-106页 |
·PACS纤维和PCS纤维预氧化过程的性质变化对比 | 第99-104页 |
·PACS连续纤维的变温预氧化动力学模拟 | 第104-10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连续高温烧结研究 | 第108-154页 |
§5.1 SA型SiC纤维烧结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108-120页 |
·孔缺陷 | 第108-116页 |
·晶粒粗化 | 第116-120页 |
§5.2 PACS预氧化纤维的组成对纤维烧结的影响 | 第120-138页 |
·预氧化纤维的氧含量对纤维烧结的影响 | 第121-129页 |
·铝元素对纤维烧结过程的影响 | 第129-136页 |
·PACS预氧化纤维的组成控制 | 第136-138页 |
§5.3 新的连续烧结工艺设计与研究 | 第138-152页 |
·连续烧结工艺的特点 | 第138-143页 |
·新烧结工艺研究 | 第143-148页 |
·CF-SA纤维的表征 | 第148-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52-154页 |
结论 | 第154-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