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引言 | 第10页 |
·微生物油脂研究开发的概况 | 第10-12页 |
·国外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国内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利用微生物油脂制取生物柴油的意义 | 第12-13页 |
·生物柴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生物柴油的现状 | 第13-14页 |
·我国生物柴油的现状以及发展思路 | 第14-15页 |
·微生物柴油的概念 | 第15-16页 |
·微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 | 第16-17页 |
·微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第17-23页 |
·直接混合法 | 第17页 |
·微乳化法 | 第17-18页 |
·高温裂解法 | 第18页 |
·酯交换反应法 | 第18-23页 |
·微生物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离纯化方法 | 第23-25页 |
·低温冷冻结晶法 | 第23-24页 |
·尿素包合法 | 第24-25页 |
·银离子络合法 | 第25页 |
·超临界CO_2精馏法 | 第25页 |
·分子蒸馏法 | 第25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现阶段我国生物柴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的设想 | 第26-27页 |
·预期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微生物油脂的理化性质及组成分析 | 第28-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微生物油脂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29-31页 |
·微生物油脂肪酸组成成分的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尿素包合法分离纯化微生物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 第34-43页 |
·实验原理 | 第34页 |
·实验材料、试剂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5-36页 |
·脂肪酸乙酯的制备 | 第35页 |
·脂肪酸分析方法 | 第35页 |
·尿素包合实验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尿素与混合脂肪酸之比对PUFAs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尿素与乙醇之比对PUFAs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包合温度对PUFAs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包合时间对PUFAs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离纯化最优条件的选择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 第43-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原料 | 第43页 |
·药品 | 第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实验原理 | 第44页 |
·微生物油脂甲酯化工艺路线与技术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醇油摩尔比对微生物柴油酯化率的影响 | 第45页 |
·催化剂用量对微生物柴油酯化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反应温度对微生物柴油酯化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反应时间对微生物柴油酯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微生物油脂酯化工艺响应面实验设计 | 第48-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