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 引言 | 第9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锁阳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锁阳栽培研究 | 第10-11页 |
·解剖学研究 | 第11-12页 |
·锁阳种子萌发的研究 | 第12-13页 |
·化学成分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13-15页 |
·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种子萌发的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自身因素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5页 |
·环境因子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5-16页 |
·盐分对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唐古特白刺种子萌发的研究 | 第17-23页 |
1 引言 | 第17页 |
2 材料及方法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白刺果实的贮藏 | 第17-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21页 |
·不同贮藏方式对唐古特白刺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 第18-19页 |
·酸碱处理对不同贮藏方式唐古特白刺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不同贮藏方式和处理对唐古特白刺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和总萌发时间的影响 | 第20页 |
·不同贮藏方式和处理对种子平均日发芽数的影响 | 第20-21页 |
4 讨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西伯利亚白刺种子萌发研究 | 第23-28页 |
1 引言 | 第23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白刺果实的贮藏 | 第23-24页 |
·不同贮藏方式种子活力测定 | 第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4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种子生活力测定 | 第24-25页 |
·酸碱处理对不同贮藏方式下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贮藏方式和处理对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和总萌发时间的影响 | 第26页 |
4 讨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锁阳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第28-32页 |
1 引言 | 第28页 |
2 材料及方法 | 第28-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种子贮藏 | 第28-29页 |
·白刺根提取液的制取 | 第29页 |
·试验设计 | 第29页 |
·培养时注意事项 | 第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不同贮藏方式对锁阳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9-30页 |
·赤霉素对锁阳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五章 锁阳与白刺寄生关系的建立 | 第32-3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2页 |
·模拟试验田 | 第32-33页 |
·白刺扦插和整株移栽 | 第33页 |
·接种方法 | 第33-34页 |
·种子纸的制作 | 第34页 |
·田间管理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7-42页 |
1 贮藏方式对白刺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 第37页 |
2 酸碱处理对不同贮藏方式下两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7-39页 |
3 贮藏方式和赤霉素对锁阳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9-40页 |
4 锁阳与白刺寄生关系的建立 | 第40-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图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导师简介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