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系统实现中应用的技术基础 | 第15-23页 |
·B/S 模式及其应用 | 第15-18页 |
·三层 B/S 模式 | 第15-16页 |
·常用 B/S 设计工具 | 第16-18页 |
·本系统的三层 B/S 构架 | 第18页 |
·ASP 简介 | 第18-20页 |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数据库简介 | 第20-21页 |
·ASP 与数据库访问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23-44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3-26页 |
·系统性能需求 | 第23-24页 |
·UML 用例图描述 | 第24-26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27页 |
·系统的数据流图 | 第26-27页 |
·系统总体结构图 | 第27页 |
·系统主要模块的功能设计 | 第27-34页 |
·用户注册与登录模块 | 第27-28页 |
·在线考试与练习模块 | 第28-30页 |
·科目及试卷管理模块 | 第30-31页 |
·试题库管理模块 | 第31-32页 |
·试卷批阅模块 | 第32-33页 |
·综合管理模块 | 第33-34页 |
·系统开发平台及运行环境 | 第34-36页 |
·系统开发平台 | 第34-35页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35-36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6-43页 |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及物理结构设计 | 第38-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智能化组卷的研究 | 第44-65页 |
·组卷问题描述 | 第44-47页 |
·相关理论与概念 | 第44-45页 |
·组卷的步骤 | 第45-46页 |
·组卷约束条件 | 第46-47页 |
·选题策略 | 第47-50页 |
·组卷算法简介 | 第50-56页 |
·随机抽取法 | 第50-51页 |
·回溯试探法 | 第51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 第51-52页 |
·遗传算法(GA) | 第52-56页 |
·本系统使用的自动组卷方法 | 第56页 |
·组卷的评测与建模 | 第56-64页 |
·试题评价指标 | 第56-59页 |
·试卷评价指标 | 第59-61页 |
·组卷的基本准则 | 第61-62页 |
·目标函数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在线考试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65-90页 |
·试题库和组卷模块的实现 | 第65-73页 |
·试题的数据结构 | 第65页 |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 | 第65-68页 |
·基于遗传算法智能组卷模块的实现 | 第68-70页 |
·组卷模块的界面实现 | 第70-73页 |
·系统其他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73-86页 |
·用户注册与登录模块 | 第73-74页 |
·考生在线考试与练习模块 | 第74-78页 |
·考生成绩查询与管理模块 | 第78-80页 |
·科目管理模块 | 第80页 |
·试卷批阅模块 | 第80-84页 |
·综合管理模块 | 第84-86页 |
·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 第86-89页 |
·网络的安全性 | 第86-88页 |
·用户权限管理 | 第88页 |
·数据的安全性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3页 |
·总结 | 第90-91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